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穴耳门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耳门为经穴名(ěrménTE2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耳即耳窍,门即门户,此穴居耳前,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聋哑,唇吻强,颈颌肿痛,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耳疮流脓,中耳炎,口周肌肉痉挛等。

出处

《针灸甲乙经》:耳门,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

穴名解

耳即耳窍,门即门户,此穴居耳前,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

耳,听觉。《说文》:“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门,人所出入处,经气出入之所。穴在耳屏上方切迹凹陷处,本经从耳后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穴居外耳道口,功能聪耳助听,有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

所属部位

耳前

耳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耳门穴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门穴位于耳屏上切迹之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

耳门穴位于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即微张口,耳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听宫直上。

耳门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伏,微开口,当听宫穴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

正坐或侧伏位,微开口,当听官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

快速取穴:耳屏上缘的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耳门穴。

耳门穴穴位解剖

耳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有颞浅动、静脉。分布着耳颞神经及面神经分支。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含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腮腺上端的筋膜入该腺,直抵外耳道软骨上方的骨膜。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颞神经分布和颞浅动脉干经过;深层有下颔神经和舌咽神经腮腺支分布。

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

功效与作用

耳门穴有开耳窍、疏邪热作用。

耳门穴具有开窍聪耳,泄热活络的功效。

手少阳经脉入耳中,交颊部,耳门穴又位于耳前,邻近齿部,故取之聪耳开窍、散风通络,治疗耳疾及齿痛等。

耳门穴有疏通经络、开窍益聪作用,是耳疾的常用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

主治病证

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聋哑,唇吻强,颈颌肿痛,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耳疮流脓,中耳炎,口周肌肉痉挛等。

耳门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

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聋哑、齿痛、眩晕等。

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等。

耳聋耳鸣,耳疮流脓,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口周肌肉痉挛。

刺灸法刺法

一般直刺0.5~l.0寸,避开耳前动脉。

张口,直刺0.5~1寸。

治耳聋时,斜向内前下方深刺1.5~2寸,局部有酸胀感。

治口眼?斜时,可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0.5~1寸,耳底胀痛,有时酸胀感可扩散至舌前部。

注意:耳门穴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颈内动、静脉。针刺留针不宜过长,以免发生弯针、折针。

灸法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耳门穴的配伍

耳门穴配翳风、中渚、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

耳门穴配翳风、合谷治中耳炎。

耳门穴配丝竹空治牙痛。

耳门配翳风、合谷,治聤耳。

耳门配风池、翳风、听会、听宫,治重听无所闻。

耳门配听官、听会、翳风、中渚,治耳聋。

耳门配听宫、听会、翳风,有清热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聤耳。

耳门配颊车、下关、合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

耳门配颧髎、颊车、翳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颌关节炎。

按摩

每天早晚各揉按耳门穴1次,每次1~3分钟,可改善和治疗耳呜、中耳炎、耳道炎、重听等耳部疾病。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耳鸣聋,头颔痛,耳门主之。

《外台秘要》:治中风口喎。

《针灸大成》:主耳鸣如蝉声,聤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齿龋,唇吻强。

《类经图翼》:主治耳聋,聤耳脓汁。

《百症赋》: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