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夏时节,正值梅雨季节,瑞城的气候表现为气温升高、闷热潮湿。游泳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很多人游泳后回来出现耳朵瘙痒,流水样分泌物等情况时有发生,今天萌发了科普一下霉菌性中耳炎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他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况下、比较易受真菌感染,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从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病因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由霉菌感染所致,致病原因主要是机体抵抗力下降,用不洁物挖耳,长期全身用抗菌素或耳内滴用抗菌素造成。其表现为耳痒、流水,合并感染时伴有耳痛、红肿。出现上医院就诊。霉菌性外耳道炎易反复发作,用药时至少在一周以上,保持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同时应合理应用抗菌素,减少复发。
霉菌性外耳道炎症状
专家称,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耳痒、耳内不适、流水样分泌物,分泌物阻塞耳道时影响听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净、整洁和舒适。霉菌性外耳道炎检查时可见耳道内有白色、灰色、*色或黑色膜状物,即菌苔、干燥时呈痂皮状。同其他霉菌感染的皮肤病一样,霉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愈后易复发,所以用药要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见症状
/p>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区别。
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方法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用的治疗药物
/p>
(1)10%水杨酸甲酯[非],1%~2%麝香草酚酒精[非]、1∶醋酸苯汞[处]涂布或滴耳,每日用药2~3次,连用数日,后每隔2周治疗数日,以防复发。
(2)可用制霉菌素油膏[处]、1%克霉唑软膏[非]、两性霉素B软膏[处]、局部涂布。
(3)用氨本磺胺[处]与硼酸[处]等量之混合粉剂,喷入外耳道创面上。
建议:患病期间您要避免水进入耳内,并禁止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以免病情加重,之后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若鼓膜出现损伤,还可以入院进行手术来治疗霉菌性中耳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