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卫生保健巩医生说保健爱耳护耳,聆听美 [复制链接]

1#

爱耳护耳

聆听美好

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近日,南充市延安路幼儿园保健医生走进中四班课堂,为孩子们讲解了耳朵的结构以及在生活与学习中如何保护耳朵,开展了“爱耳护耳,聆听美好”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保护好小耳朵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接受外界声音,中耳鼓膜的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于是我们就能听见不同的声音。

瞧,小朋友们听的多认真,医生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踊跃举手回答!

小耳朵游戏

你来拍手,我来抓,

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更厉害

小耳朵~画一画

公鸡有耳朵嘛?

小兔子的耳朵那么长,有什么作用呢?

大象的耳朵大大的,像一把大大的蒲扇,又有什么作用呢?

小朋友的想象力天马行空

笔下的小动物耳朵都有了超能力!

1.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

日常生活中,不要将小物品塞入耳中,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如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试图自行挖出异物。

2.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未进水一侧的脚抬起,进水一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里的水吸干,但棉签不要进入耳朵太深,以免伤害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

3.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拧鼻涕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或者用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将鼻涕擤在纸巾中。

4.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需特别清理,每天只需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5.避免噪声侵蚀耳朵

过大的声音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他们能损害人的听。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朵堵住,并张大嘴巴。

6.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很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会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7.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8.耳朵不适,及时就医

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耳朵是我们和世界联系的纽带,

它帮我们听见爸爸妈妈的呼唤,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健康用耳,

才能保护我们的听力,

才能聆听我们的精彩未来!

让我们从小做到爱护耳朵,

拥有健康的听力吧!

-END-

南充市延安路幼儿园保健室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