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三大快活之说:“捏脚,洗澡和采耳”。采耳其实就是掏耳朵,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手艺,但是跟我们平时自己掏耳朵不同的是,采耳有十几种专业工具,而且得专人提供服务。
广西南宁的小思,享受了一次采耳服务后,却感觉耳朵奇痒难耐,而且听不清别人说话。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双侧耳道表面竟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物体,就像发霉了一样。医生诊断,小思得了真菌性耳道炎。
医生表示,使用不当的手法刺激或不洁净的器具挖耳,极易发生损伤及交叉感染,导致霉菌的滋生。有时候掏耳朵不当,可能使得细菌趁机侵入,引发中耳炎。
外耳道真菌病治疗起来虽然不是特别复杂,但治疗周期长,治疗不彻底还很容易复发。其实外耳道皮肤及腺体的分泌物耵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掏耳。
日常护耳,还要注意以下四件事:一、不要频繁用棉签掏耳朵,用棉签掏耳朵会把耳垢推到耳朵深部,可能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鼓膜。二、戴耳机不要时间太长,声音太大。耳朵在处于大于分贝的大音量环境下,超过1小时,可能会造成听力不可逆转的永久性损伤。
三、慎用耳*性药物。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害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四、如果耳朵长期有不舒服的症状,医院检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