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说说掏耳朵的那些事儿
TUhjnbcbe - 2020/11/30 0:45:00

掏耳郎

的特殊服务

据说去成都有一种享受一定要去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掏耳朵”,也有地方说“采耳”;

或者按照成都当地的说法就是“舒耳郎”,舒服的舒。

在成都的许多茶馆以及人民公园,还是宽窄巷子,都有掏耳朵的特殊服务。这也是成都慢生活的一个很经典的镜头。

掏耳朵是舒服,但如果方法不当,就蕴藏着巨大风险——

报道:大妈频繁掏右耳导致癌变

徐大妈没事时喜欢拿挖耳铁勺掏耳朵,慢慢养成了习惯。

后来,耳朵痒得更厉害了,越痒越想掏。直到两个月前,她发现右耳里流水、流血,轻轻一碰就很疼,去诊所打针、吃止疼药未见好转。

经CT扫描发现,她的右外耳道壁骨质有轻微破损,像被虫子咬了一样。

医生给做了活检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是外耳道鳞状细胞癌,而且很可能已经转移到了腮腺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一种淡*色、粘稠液体。

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

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

耳屎,挖还是不挖?

人们掏耳朵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清理耳屎。

有耳鼻喉专家指出:从理论上来讲,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外耳道内的耵聍可以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根本没有堵塞耳道的问题,也不会因耳屎多了而影响听力。

耳朵越掏越干净?

NO,耳屎会越掏越多!

耳屎相当于耳道的凡士林,有滋润耳道的作用。

所以经常掏耳朵对耵聍腺是一种刺激,反而会分泌出更多耳屎。

耳朵痒,是因为耳屎多?

NO,也可能是耳屎太少感染了!

耳朵痒,并不一定是因为耳屎太多,也可能是耳屎太少。

因为耳屎有一定的抵抗细菌、真菌的作用,如果把它们消灭太干净,细菌反而容易趁机而入,有些耳朵痒就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

就是说耳道内有它自己的菌群生态平衡,不要人为地去干扰就会打破这种平衡。

另外你掏耳朵时还可能引入新的种类的病原菌,比如手不干净就乱掏或者抠完脚(有脚气)再挖耳朵,都可能会被真菌盯上。

一旦感染了,医院做检查。

棉棒清理耳朵安全吗?

NO,棉絮落在耳朵里更危险!

首先,棉签头部的体积偏大,会把一部分的耳屎怼向耳道深处,容易给一些偏大或偏硬的耳屎创造了“扎根”的条件,日积月累,反而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

另外,有些木杆棉签做工低劣,掏耳朵时容易出现棉球掉落、杆部折断在外耳道里,这在耳科门诊是常见的外耳道异物类型,使用前最好小心分辨。

即使没有断裂,棉签上的棉絮落在耳朵里,还可能感染导致外耳炎。

居家挖耳小窍门

如果方法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如果挖时用力过度、使用尖锐的挖耳器具,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耳道炎;

还有人挖耳时将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耳道内。

有医生介绍了一种居家挖耳小窍门。

如果耵聍在外耳道,在洗澡的时候用纱布、手绢等清洗擦拭即可;

但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矿物油、婴儿油,或者白醋和酒精的混合物等来软化耵聍。

具体做法是将棉球浸入其中,患耳朝上,用棉球挤2-3滴油到患耳内;5分钟后将头换一个方向,患耳朝下。这样,耵聍软化后就自己流出来了。

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过多的耵聍和耳道内脱屑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硬块将外耳道完全堵塞医学上称为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后声波不能传入,从而使听力下降。

当耵聍位置较深,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眩晕,有时甚至刺激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

洗澡、游泳等致耳道进水时,耵聍块遇水膨胀,耳聋明显加重。

耵聍栓塞后,必须由医生来处理。医生会用特制的器械将耵聍安全取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掏耳朵这件事儿,

切记小掏怡情,

大掏伤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说说掏耳朵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