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鼓膜穿孔的危害济南助听器
TUhjnbcbe - 2020/12/2 10:09:00

9

星期五

年10月

“耳屎”积聚较多时,就会发痒,条件反射,人们就会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简单,每人都会做,只是方法对不对。下面给大家整理掏耳朵误区,你是否犯过!

一旦鼓膜破裂了,听力就没有了?

鼓膜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掏耳朵时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个小孔。

鼓膜功能:扩发音量、增强听力,破损甚至破裂只会影响听力,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一般人掏耳朵时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个小洞,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

不仅掏耳朵会捅破鼓膜,过大音量、重力打一巴掌、打球撞击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

弄痛耳朵,滴消炎水?

很多人耳朵一有问题就滴消炎水。乱滴药水也可能带来炎症。

掏耳时,用干净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受伤,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药水。此时外耳道没有受到细菌感染,保持干爽洁净的环境。但滴了消炎药水之后,反而营造了一个潮湿温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

什么情况下可以滴消炎药水?

耳朵出现感染、流脓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滴消炎药水。洗澡时,最好别弄湿耳朵。可以用棉花团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团湿了再换。

耳朵一痒就掏?

很多人都定时清洁耳朵,特别是油耳,常常有油流出来或觉得痒,每过几天就掏一次耳朵。

油耳和干耳是遗传,没有办法改变。油耳一但感觉油流出来,用掏耳棒清洁一下看得见的外耳道是可以的。不过,正常人耳屎会自动脱落,一般情况下不会堵塞。

无论是油耳还是干耳,清洁耳屎的频率大约一个月一次就够了。耳屎生长速度没那么快,耳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耳朵都有两节,外面一节外耳道表层覆盖着皮肤,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但里面看不到的一节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会痛。

“耳屎”是用来保护耳朵

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

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对于耳朵来说,耳屎其实是耳朵的保护伞,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保护着耳朵。

耳屎的3大作用

抵抗细菌、病*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病*侵害的作用

阻挡异物入侵耳内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茸细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挡住昆虫进入外耳道。

耳朵不小心进水,耳屎可以阻挡脏水侵入,并防止可能引起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保护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富含油脂的耵聍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致变干,从而使鼓膜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如何正确“掏耳”

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假如觉得耳朵有硬块感,痒的难以忍受,乃至有出脓水流疼痛的状况。这时耳垢代谢较多,硬块也不易取下,医院门诊将耳屎变软后抽出。日常生活中挖耳朵要应用恰当的方式,恰当的器材,切勿不可以经常,掏耳要慎重,防止导致本不应该有的出现意外。

热门文章

☆想半夜来点宵夜,那你可以吃点毛豆!

☆经常心慌,不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

☆洗澡时保持这个好习惯,寿命就会越长久

☆胃疼到底能不能喝酸奶?养胃技巧告诉你!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咨询健康问题可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鼓膜穿孔的危害济南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