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当听力下降时,我们会考虑到需要佩戴助听器,而平常见到的助听器大部分都属于将声音放大通过气导途径补偿听力损失。我们都知道,声音传入人耳除了气导途径,还有骨导途径,所以,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另一种助听器——骨导助听器。
骨导助听器是一个运用头骨传递声音原理来补偿听力的装置,通过软带或手术植入两种方式可以满足适用人群的需要。
骨导助听器的优势是:不受外耳、中耳听力障碍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内耳,传递并适度放大声音。骨导助听器由植入体,软带,声音处理器等部分构成以佩戴方式划分,有植入式佩戴和软带佩戴两种方式;
植入式佩戴方式由植入体和声音处理器组成软带佩戴方式由软带和声音处理器组成。小龄使用者:
参考美国FDA标准,年龄5岁的患儿不宜植入,建议佩戴软带骨导助听器。软带骨导助听器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舒适的听觉增益,可以满足婴幼儿在语言发展*金期的听力需要。国外研究表明佩戴软带的听力损失患儿言语发展与听力正常的同龄人一样。低龄患儿对软带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在出生后6周使用,以此来刺激听觉通路的发育。
小龄用户可以在满足手术要求条件后,如头骨厚度3-4mm,选用手术植入方式,提高骨导助听器的聆听效果。
骨导助听器的单侧植入和双侧植入方案:
双侧植入的适应条件为:患者听力损失对称(所有频率平均差小于10dB或单一频率小于15dB),建议双侧选配骨导助听器。
双侧选配骨导助听器可改进:音源辨位,噪声中的言语识别,安静环境中的言语识别等。
从患者角度看骨导助听器介入阶段及治疗方案
1.幼童(5岁),建议佩戴软带骨导助听器,提供婴幼儿在语言发展*金期的听力需要。
2.青少年(5-18岁),满足手术要求条件者可以选择手术植入佩戴骨导助听器声音处理器;亦可通过软带佩戴骨导助听器以解决听力需求,待条件成熟再择期手术。
3.成人(18岁)选择手术植入,待骨融合成熟后佩戴声音处理器。
从医院角度看不同患者需要的骨导助听器治疗方案成人:手术方案,植入植入体,佩戴声音处理器
青少年:已有软带骨导助听器,择期手术,植入植入体同成人,植入植入体,佩戴声音处理
婴幼儿:佩戴软带骨导助听器,干预言语发育
骨导助听器适用人群
1.传导性聋或混合性听力障碍
2.单侧听力障碍
3.慢性外耳道炎
4.慢性化脓性炎症
5.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耳畸形
6.乳突根治术、颞骨切除术后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