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掏耳朵”的习惯,
并不是耳朵里有多少耳屎,
而是喜欢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
但是,经常掏耳朵
会大大增加耳朵感染的几率!
如果耳朵越掏越痒,就要特别注意了!
先看两个案例
42岁的李先生,在每次洗澡后,都会习惯性地掏掏耳朵。进入夏季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冲澡,因而掏耳朵也特别频繁。但近来,李先生出现双耳红肿,奇痒无比,听力也受到影响。情急之下,李先医院北关院区耳鼻喉科就诊。
28岁的小王从事销售工作,平常为了减轻压力,就经常到洗脚店洗脚、采耳。可一周前,小王的左耳开始瘙痒,“掏的时候舒服一点,停下来后却瘙痒难忍,只能反复挖耳,现在已经流脓了。”无奈之下,小王也来我院求诊。
经耳内窥镜检查,耳鼻喉科刘全青医师告诉他们,他们的耳朵都生了“脚气”。
耳朵也会生脚气,这令李先生和小王大吃一惊!其实,这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因为“脚气”同样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才戏称耳朵生了“脚气”。
1
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感染真菌之后导致大量菌丝在外耳道生长的一种疾病。有时可合并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外耳道不适,耳痒,耳闷,灼热疼痛感,严重时可影响听力,影响日常生活。
2
真菌是怎么感染外耳道的呢?
正常人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如游泳等耳内进水,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有利于真菌滋生。以下因素都可能引起或加重外耳道感染:过度自行挖耳刺激外耳道;中耳炎流出的脓液长期浸泡;外耳道分泌物堆积;全身疾病,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有不洁采耳史,如多人共用挖耳勺,街边洗脚店采耳,使用器械消*不严格等。
3
真菌性外耳道炎怎么治疗呢?
耳部出现不适症状后,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明确诊断后,借助专业仪器对耳部进行清理,规范、连续的局部用药治疗。平常需要做的是:
1.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勿进污水。
2.改掉不良挖耳习惯,禁用金属挖耳勺等硬物挖耳。
3.饮食清淡、勿饮酒。
真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易复发。患者应定期、及时到耳鼻咽喉科门诊上药治疗,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勿将掏耳朵当成习惯,
若耳朵出现不适,要及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