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来临,门诊上自诉鼻塞、鼻痒、陈发性喷嚏的患者越来越多,常常按“感冒”治疗,却效果欠佳。这时就应引起重视——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应性鼻炎”、“季节性鼻炎”。若控制欠佳可引起鼻息肉、鼻窦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
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
过敏性鼻炎具体表现如下:
1、鼻痒和连续喷嚏
每天常有数次阵发性喷嚏,每次多为多个连续性发作,随后鼻塞和流涕,尤以晨起和夜晚明显。鼻痒见于多数病人,有时鼻外、软腭、面部和外耳道等处发痒,季节性鼻炎以眼痒咽痒较为明显。
2、大量清水样鼻涕
但急性反应趋向减弱或消失时,可减少或变稠厚,若继发感染可变成粘脓样分泌物。
3、鼻塞
程度轻重不一,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亦可为交替性。
4、嗅觉障碍
如果是由于粘膜水肿、鼻塞而引起者,多为暂时性。因粘膜持久水肿导致嗅神经萎缩而引起者,多为持久性。
过敏性鼻炎的原因:
1、家族遗传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患者具有过敏体质,可以有家族史,在接触过敏原后即可发病。
2、患有哮喘病
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小儿,发生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出2-6倍,发生哮喘的风险高出3-4倍。多数患儿先是出现鼻炎,而后发生哮喘;少部分患儿先是有哮喘,然后出现鼻炎;或是二者同时发生。可见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生活中接触过敏原
在接触尘埃、花粉、螨虫、动物皮毛、烟雾、寒冷等室内外变应原,以及牛奶、鱼、虾、牛、羊肉等食物后,机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自身免疫体统产生免疫应答,当接触过敏原时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
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
一般分口服药物和局部用药。
1、抗组织胺药物
这类药物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使用方便,见效快,但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副作用。现常用的有克敏能,开瑞坦等,由于抗组织胺有多种而且每个人对抗其嗜睡副作用的体质不同,所以建议你针对一位医师来调药,不要一无效马上换医师,如此徒然浪费时间和金钱且又不见得较好。
2、肥大细胞稳定剂
如色甘酸钠。
3、酮替酚
既有阻止介质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又有拮抗组胺的作用,但也有嗜睡副作用。每次口服1mg,每日1~2次。
4、类固醇激素
低剂量之类固醇也是常用的,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只要不长期使用且能配合医师指示,则安全上应无需多虑。但久用可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故多局部应用。近年来人工合成的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气雾剂,效果良好,无全身副作用,为目前较理想的药物。不过要提醒的就是需要在医嘱下使用,切莫自行长期使用,因为有可能会造成药物性鼻炎。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症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引起过敏症状的物质称做过敏原,在户外(一般为季节性过敏原)和户内(一般为常年性过敏原)均可被发现。另外还还要注意减少霉菌和霉变的发生,由于蟑螂的排泄物和动物的皮屑都是最常见的过敏原,因此你还要注意消除蟑螂,并处理好宠物及小动物。当症状主要发生在户外:应尽可能限制户外活动,尤其是接触花草或者腐烂的树叶,以及柳絮和法桐上果毛,外出时可以带口罩,或者可以到过敏原较少的地域。
来源:健康汝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