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调wifi游泳——离不开的消暑三件套。当你在自家小区或健身房游泳池畅游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水质问题?
桂林抽检19家游泳场(馆)
8月25日,桂林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对桂林市游泳场(馆)开展第二批“双随机”国家监督抽检,复查之后,有2家不合格,检测结果如下▼不合格项目代表着什么?游离性余氯
在水中以次氯酸、次氯酸根或溶解元素氯形式存在的氯,是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成分。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可作为水质受到粪便污染的标志和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水质的指示菌。
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指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后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了解池水消*是否彻底的一项有效方法。
网络配图pH值
pH值影响人体舒适感官和游泳池硬件结构的外观及使用寿命,还影响氯消*剂的消*活性和池水对污染物质的缓冲能力。
尿素
池水中的尿素主要来自人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尤其是以人尿中的尿素含量为主。尿素是表明游泳池水受人体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网络配图此外,7月31日,桂林市第一批国家双随机游泳场(馆)检测不合格的6家游泳场所,经复查,均已合格。
如何选择游泳场馆?1、看证:场所有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一般卫生许可证应该和员工的健康证、疾控部门检测报告等资料一起公开展示在游泳场管内。网络配图
2、看水质:看是否公布了当日的水质情况。市民应格外留意池水是否清澈,如果水质浑浊,沉淀物或漂浮物太多则不应下水。网络配图
3、看水循环:市民可以留意泳池底部,或泳池旁边的出水口,是否会有水源源不断进出的现象。如果是,则说明其水循环消*装置在正常使用,可以放心游泳。4、闻味道:池水有淡淡的消*水味道是正常的,如果有刺鼻难闻的味道,则是不正常的。谨慎防范5大泳池病!
1、浴室挂钩引致皮肤病很多人在游完泳到浴室冲身洗澡时,会随手把毛巾及替换衣服直接挂在浴室的挂钩上。但这些挂钩可能暗藏细菌,借毛巾或衣服接触皮肤,从而引发皮肤病。因此,在使用公共浴室时,最好把毛巾及干净衣物放在袋中再挂上挂钩。网络配图
2、刺激性漂白粉致眼疾
泳池水通常用漂白粉消*,而漂白粉有刺激性,容易令双眼发红。虽然以上情况会在上水后数十分钟好转,不过红眼症发沙眼等疾病亦会经过水流传播。因此游泳时最好都是戴上泳镜,不要用手触碰眼睛。
网络配图3、地板不洁易患脚气地板不洁易有香港脚市民在进入泳池时,很容易把街外的细菌都带到泳池内。而且泳池地板本来就是任何人都会接触到的地方,如果这个时候你赤脚在泳池内走动,便会很容易会感染到香港脚等足部皮肤病。建议在泳池范围内需要走动时还是穿上拖鞋比较好。4、池水不洁引发肠胃问题游泳时误喝一两口池水在所难免,但消*得再干净的池水,都仍有不少细菌及微生物,就算只是喝了一口,都有机会导致腹泻、呕吐、发烧等肠胃炎征状。网络配图
5、游泳耳外耳道炎是一种可以导致耳道疼痛的疾病,有时被称为“游泳耳”或者“游泳者耳病”,是夏季耳鼻喉门诊里,病患最多的耳朵疾病。造成外耳炎的有两种原因,第一是耳垢太多,游泳吸水后膨胀、发炎,拉扯耳朵时会明显抽痛,在游泳后24小时内便可感觉,这时必须就医,让医生用药水将耳垢软化取出,平时注意定期清洗耳垢,尤其在游泳前,便可减少发炎的机会。第二是直接感染,有些人喜欢用棉花棒挖耳朵,长期下来,外耳道耳垢腺干燥,游泳时特别容易受细菌感染,会出现外耳道浮肿、疼痛的症状,且在游完泳后立即有不适感,在就医治疗复原前,最好不要再游泳。游泳场所的清洁
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事关消费者健康,希望尽快整改。如果发现游泳场所违规行为,可以拨打,向卫生监督部门投诉举报。被提醒到的请点在看来源:桂林市卫生计生监督所桂林板路哥综合编辑(版权归原作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