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科普耳屎掏还是不掏
TUhjnbcbe - 2020/12/27 18:59:00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你喜欢掏耳朵吗?

拿一根工具,慢慢进入耳道……

酥酥麻麻的感觉简直欲罢不能!

最近火遍大江南北的采耳馆门庭若市~

采耳技艺都要申遗了!

近日,在成都一集市上,一个俄罗斯小伙儿体验过后就深深迷上了采耳技艺,还想拜师学艺。

可如果杀菌消*工作做不好,耳道可能长毛“发霉”,甚至听力下降

而且,采耳师所使用的“野路子”工具,一旦操作不当,鼓膜穿孔绝不是夸张,甚至可能癌变。

“医生,我耳朵里面反复痒了好几个月了,滴了耳药水也不管用,最近一阵子听声音感觉闷闷的,还嗡嗡响。”在医院耳鼻喉科诊室,朱先生向医生诉苦。自打上一次在街头师傅那里采耳后,他就开始出现这些不舒服的症状。

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详细检查了朱先生的耳道并采集了耳内镜图像。

在内镜屏幕上,朱先生看到自己左右两侧耳道内均长出了一层**的“痂”,痂皮上布满了白白的毛。整层痂皮在耳道里好像一个密不透风的袋子,甚至还附着到了鼓膜的表面,鼓膜的外形看起来模糊不清,整个耳道就好像“发霉”了一样。

经过听力检测,朱先生的听力比正常时下降了10分贝。

医生诊断朱先生所患的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上真菌感染导致的。

在洗头店、洗浴中心、足疗店等地方非专业采耳,是真菌性外耳道炎感染途径之一。洗浴之后,耳道避免不了会进水,潮湿的耳道同时为真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温床,进而感染上了真菌性外耳道炎。

耳屎,学名叫耵聍,通常长在耳道最靠外的地方,主要成分包括油脂腺、汗腺以及皮屑等。

耳屎虽然名里带屎,但人家是个有用的屎,对耳朵是有保护作用的!能防止昆虫爬进内耳道,是天然的保温、保湿器,还有杀菌和防噪音的作用。

平时,人们可以通过咀嚼、聊天、唱歌等这种能带动下巴运动的行为促进耳屎往外跑,直到掉出耳朵外,所以说,一般正常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去人为掏耳朵。

相反,如果在采耳过程中造成损伤,反而会影响耵聍的脱落,甚至形成耵聍栓,堵塞耳道。

而且,采耳师”所使用的工具并非医学专业工具,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不卫生导致交叉感染

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掏耳勺,消*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

●感染病*,有癌变倾向

频繁掏耳朵,会加快油脂腺的分泌,会让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痒,外耳道刺激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一旦病*感染可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个别有癌变倾向。

●工具不专业损伤耳膜

“采耳师”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和头灯,医院里的专业工具,一旦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

●导致听力下降

如果不小心捅破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是丧失听力。

如果耵聍分泌过于旺盛,可能是出现了“耵聍栓塞”的症状,也就是耳朵被耳垢堵住了。这种情况可2~3周清理一次。

●掏耳朵前应先洗净双手,以免将细菌等带入耳朵。

●可将医用消*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放进外耳道内,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即可将耳屎带出。最好不要使用挖耳勺等工具,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此外,不要擅自向耳内滴入药物。有人会用氧氟沙星水滴入耳朵,认为这样可以软化耳屎,但这可能使成块的耵聍变成膏状,反而堵塞外耳道。

1.耳朵里有明显的堵塞感

有的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2.出现听力下降

3.耳朵痛痒

若耵聍短期增多,特别是游泳完耳道进水后,感觉耳朵痛痒,应请专科医生处理,千万不要乱掏,以免引起耳道发炎。

4.不当采耳后出现问题

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医院就诊。

来源:生命时报青年时报健康广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耳屎掏还是不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