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警惕男子掏耳朵竟掏出了耳朵
TUhjnbcbe - 2021/1/18 23:42:00

如果要给人类舒适行为排行,

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

但往往舒适不代表无风险…...

最近,

浙江海宁30岁的小伙小思(化名)去采耳店,

享受了一次采耳服务。

可几天之后耳朵奇痒,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

小思的耳朵里竟然“发霉了”!

耳朵奇痒,里面竟“发霉”了

“医生,我的耳朵里面好痒,还感觉听不太清楚了,你快帮我看看吧!”近日,30岁的小思神色紧张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双侧耳道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物体,被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

慎点

△治疗前

“当时觉得很舒服,但几天之后就后悔了,”小思说,他老感觉耳朵里很痒,而且像有一层纸堵住一样闷闷的。“这两天在聊天时,也总是听不清对方讲话,觉得听力都下降了。”

幸运的是,经过正规治疗后,小思的耳痒及耳闷症状逐渐好转。

△治疗后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要掏耳朵呢?

其实,耳朵一痒就掏真是个很大的误区。因为长期擦拭耳道会给耳朵带来很多坏处:

1

可能会破坏耳道的纤毛系统,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一旦真菌感染,耳道分泌物更加难以排出重复刺激耳内神经,导致耳朵越掏越痒。上文的小思就是这种情况。

2

导致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

如果使用不干净的棉签或手指掏耳朵,可能会引起湿疹和感染,导致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还可能会引发耳膜破裂等严重的外伤。

3

可能导致颅骨感染

如果是用棉签掏耳朵,棉签纤维不断在耳道内聚集,时间久了会导致局部溃烂,引起耳后颅骨的感染。

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耳朵里不干净,一天不掏耳朵就无比难受,实际上不仅不能掏,还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掏出来的耳屎到底是啥?

耳屎是一种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与外界灰尘和皮屑等物质的混合物,它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和胆固醇,它还有个医学上的名字叫“耵聍”。

耳屎虽然带了一个“屎”字,但它比大便和我们的关系亲密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护伞。

1

耳屎富含油脂,能够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保护膜,抵抗细菌和病*的侵害;

2

耳屎还能够挡住来自外界的尘埃颗粒、昆虫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

3

耳屎还会对传入的声波发挥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保护鼓膜不被强声所震伤。

4

耳朵里脱落的细胞,皮屑,洗澡的污水,再加上一些细菌之类的混合在一起,在耳朵里慢慢堆积,时间久了会有点酸臭味,这种特殊气味还具有驱虫的功效。

耳朵里总是油油的是咋回事?

有些人耳朵里的油脂分泌比较旺盛,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较粘稠,有的会凝聚成团,有的会流出耳外。

所以,这些分泌“油耳屎”的人总是会感觉耳朵里油油的。

更神奇的是,通过对分泌油耳屎的人作调查,发现了93%左右的人同时有狐臭存在。

这是因为油耳屎和狐臭都属于大汗腺类型,它们有同样的决定基因,所以,油耳屎和狐臭真可谓是患难兄弟。

欧美人和非洲人绝大多数都分泌油耳屎,他们也酷爱喷香水,因为很多人都有狐臭,为了掩饰体味,他们便有了喷香水的习惯。

为什么有人是油耳朵

有人是干耳朵?

与“油耳屎”相对的,就是“干耳屎”。

油耳屎则呈现为黏稠油状的蜡*色或*褐色,而干耳屎是比较干燥酥脆的薄薄干痂,颜色呈现浅*色。

而决定耳屎干油的因素,主要是与遗传基因相关。

一般来说,*种人干耳屎比较多,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则多为油耳屎。在我国,大约有10%~20%的人耳屎是油性的。

所以,如果没有疼痛感,“油耳屎”就不是耳朵有炎症所致,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耳朵油该怎么办?

油耳朵在日常护理上并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干耳朵一样即可。

1、尽量不要掏耳朵,如果实在想掏一般一周不要超过一次。

因为,耳屎会随着我们日常咀嚼、说话等张口动作自动脱落并排除体外,所以,其实一般不需要主动清理。

2、如果实在想清理,注意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出来;尽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铁签等尖锐物掏耳朵。

3、当然如果长期不掏耳朵,有些人也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门器械取出。

所以

即使你是“油耳朵”

如果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就不用担心

还有就是

耳屎能别掏就别掏了

往期推荐●●

//1

|提醒

崴脚了擦点药油能缓解?医生:三大误区请注意!

//2

|提醒|养好五脏的20条养生忠告,早看早受益!

//3

|提醒

天天补钙,为什么还会骨质疏松?关键原因有2个!

来源:科普中国、广州日报(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海珊责编:邹向东

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

.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男子掏耳朵竟掏出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