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常伴有皮肤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者是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因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水痘-带状疱疹病*(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疱疹。
易感人群
v1、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群)
v2、免疫力低下,经常熬夜,压力大的人群
v3、服用免疫药物者:服用影响免疫系统药物的人群
v4、接受癌症治疗者:患有癌症或接受癌细胞治疗
v5、未接受过水痘疫苗的患者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最典型的症状是带状的皮疹和疼痛。病程为2-3周,老年人一般为3-4周。
(一)皮损
前驱期(皮疹出现前)
流感症状:类似有感冒的症状,如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刺痛烧灼感: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感。
(不适感常常出现于胸部或者是背部,也可能出现腹部,头部,面部,颈部等)
淋巴肿痛: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活跃期(出现皮疹和水泡)
簇状水泡:患者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豆大小的皮疹,呈簇状分布而不融合,进而迅速变为水泡,水泡内液早期清亮,外周绕以红晕。但3-4天后可能变浑浊
单侧皮疹: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一侧。
恢复期:皮损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二)疼痛:神经痛为主要症状(发疹前、发疹时、皮损痊愈后出现),疼痛性质是钝痛,抽搐痛或者是跳痛常常伴随有烧灼感。老人或者是体弱患者疼痛剧烈。
(三)好发部位:肋间神经(53%)、颈神经(20%)、三叉神经(15%)、腰骶部神经(11%)
(四)特殊临床类型:
眼带状疱疹多见老年人,表现为单侧眼敛肿胀,单侧眼敛肿胀,结膜充血、疼痛较为剧烈,常伴有同侧头部疼痛。可以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耳带状疱疹:病*侵犯面神经及听觉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疱疹和外耳道疼痛,严重者有面瘫、外耳道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播散性带状疱疹:恶性肿瘤或者是中老年体弱患者病*经血液播散导致广泛性水痘样,并且侵犯肺和脑等器官,可导致死亡。
治疗
治疗目标:缓解急性期疼痛,限制皮疹的扩散,缩短皮损持续的时间,预防或者减轻并发症。
(一)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抗病*、止痛、营养神经、防止并发症。
21、抗病*
代表药物(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抑制病*的复制,减轻疼痛,缩短出诊时间,减少出诊时间和眼部并发症发生(提醒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相应调整用药剂量,肾功能持续下降的患者,应停用阿昔洛韦,改为泛昔洛韦或者是其他的抗病*药物继续治疗)对于怀疑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检测肌酐水平。
22、止痛药
轻中度的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疼痛剧烈,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等。
23、营养神经药物
代表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甲钴胺)等药物,能营养神经细胞、加快修复神经的速度。既能降低发生后遗痛的概率,还能缩短患者神经痛的时间。
24、增强免疫力药物
转移因子口服液,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缩短病程,预防复发。
25、局部用药(以干燥消炎为主)
代表药物(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利多卡因凝胶、莫匹罗星乳膏)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泡液未破时,可以使用炉甘石洗液或者是阿昔洛韦乳膏,泡液破损的话,为了预防感染,可以使用莫匹罗星乳膏,预防细菌感染)
(二)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期初多为湿热困阻,湿*火盛,后期多为火热伤阴,气滞血瘀或脾虚失运,余*未清。初期以清热利湿解*为先,后期以活血化瘀理气为主。兼顾扶正固本。
v1、肝胆湿热型:发病初期,皮疹鲜红,簇集水泡,泡壁紧贴,焮红灼热刺痛,治宜清热利湿,解*止痛。中药选用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新癀片等。
v2、脾虚湿蕴型:皮疹淡红,泡壁松弛,糜烂渗出较多,疼痛,治宜健脾除湿,行气活血止痛,中成药选用:参苓白术丸。
v3、气滞血瘀型:多见于老年人,可见皮疹色淡红或结血痂,或者皮疹消退后仍疼痛不止,治宜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中成药选用七厘散,云南白药,血府逐瘀等。
居家管理
(一)日常护理
1、保持卧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每日定时通风、空气消*,用物专人专用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持皮肤处清洁干燥、贴身衣物应该选择宽松、纯棉织品。避免抓挠、挤压和冷热刺激。以免继发感染。
4、结痂未脱落前,禁止搓澡、泡澡、蒸桑拿。
(二)饮食调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
2、少吃煎烤、油炸食物,忌鱼腥虾蟹、狗肉羊肉等发物。
3、忌酸涩收敛食物,如石榴、菠菜、豌豆、辛辣刺激食物。
4、禁烟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