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回答一下标题的问题,脂溢性皮炎并不是皮脂腺疾病,不代表皮肤一定是油腻腻的,也没有证明表明这类皮肤皮质的排泄速率加快,脂溢性皮炎的皮肤可以不油,甚至可以偏干。
所以,脂溢性皮炎≠皮肤油。
脂溢性皮炎长什么样?
脂溢性皮炎经常发生于皮脂腺和大汗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外耳道、上胸背部、腋下和外阴生殖器部位,在不同的部位皮炎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最常见的脂溢性皮炎就是上图这种,鼻翼两侧好发,皮肤呈淡红色至红色,上面附着淡*色的油腻鳞屑。
这种“油腻”的感觉,是用手抠能抠掉,但稍微费点劲,力道大点的话也许能扯下一块皮,扯掉后这个位置会有刺痛或瘙痒感。
严重些的,也可以表现为上图的样子,更大面积的红色斑片,其上见*色鳞屑。
发生在头皮的脂溢性皮炎,常表现为小片细碎的头皮屑,头皮呈现淡红色,严重时可以出现整个头皮呈暗红色,表面有大片皮屑,甚至出现渗液。
看过以上图片,相信你基本认识脂溢性皮炎了,不会诊断也没关系,交给皮肤科医生就可以了。
脂溢性皮炎是如何发生的?
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可以明确告诉你以下与它发病关系十分密切的因素:
1.皮肤免疫失调,糠秕马拉色菌大量生长。
2.糠秕马拉色菌大量定植在脂溢性皮炎好发部位,产生大量脂酶。
3.脂酶分解皮脂腺分泌的甘油三酯,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后者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上述因素可以解释部分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比如HIV感染者免疫抑制状态,脂溢性皮炎可以作为早期表现出现;比如过度清洁皮肤造成屏障受损,皮肤表面微生态被破坏,也可能出现这样的表现。
脂溢性皮炎如何治疗?
脂溢性皮炎不太好甩掉,因此治疗以改善红斑、脱屑、瘙痒症状为目标,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抗炎
如果是炎症大爆发的时期,最好的治疗就是局部涂抹抗炎药物,具体适合哪类药物,建议咨询医生。
抗真菌
外用抗真菌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面部和头皮的脂溢性皮炎。另外,症状较严重的患者,也会采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适合哪类药物,建议咨询医生。
最后,再说一次,正确的皮肤护理,离不开三件事:清洁、保湿和防晒。点个在看或者分享这篇文章吧~
皮肤问题,问专业医生
▼
刘业兴简介
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曾先在北京,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皮肤常见病、疑难病,尤其对痤疮、祛斑、面部皮炎等色素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治疗效果显著,深受患者信赖。
擅长:痤疮、面部皮炎、褐青色痣、过敏性皮炎、祛斑、激素依赖性皮炎等色素疾病。
-END-
本文指导
西医院刘业兴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