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是由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成分较为复杂其质量与煎药器具、火候、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及特殊中药处理等因素有关。
煎药用具: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不锈钢亦可,不能用铝、铁器、铜器,防止这些金属物品与药物产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
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新鲜为好。浸泡:煎煮多用自来水,加水量一般为草药量的5-8倍,或加水浸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40分钟。
煎煮:大火(武火)烧开,改用小火(文火)煎煮;煎煮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三十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十五至二十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四十至六十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二到三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煎药时间可略短。
特殊中药煎药法
中药因性质、质地不同,需特殊处理。方法如下;
1、先煎
(1)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30分钟后再与其他中药同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如:代赭石、珍珠母、牡蛎、龙骨、鳖甲、龟板等。
(2)*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与其他中药同煎,以降低*性。如:附子、乌头等。
2、后下
(1)气味芳香,久煎有效成分易挥发而降低疗效的药物,一般在中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如:白豆蔻、砂仁、薄荷等。
(2)有效成分久煎易破坏的药物。如:钩藤。
3、包煎
(1)花粉类、细小种子果实类、粉末状的中药,包煎防其浮于水面,或沉入锅底。如;蒲*、车前子等。
(2)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包煎防其粘锅焦化、糊化。
(3)附绒毛的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花等。
4、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为充分利用药材,可另煎取汁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如:人参、西洋参等。
5、泡服
某些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如:番泻叶、胖大海等。
6、冲服
用量较轻,防其散失的贵重药材,将其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如:阿胶粉、川贝母粉等。
医院专家出诊信息
赵伟东
院长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在创伤、脊柱、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脊柱微创手术、各种关节置换、各种骨科的疑难杂症的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董树江
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
廊坊名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武维屏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胸内结节、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二、四、六全天
石秋婷
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四、五上午
李秋艳
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妇产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妇科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及宫腔镜检查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
刘海*
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手外科、四肢骨折的诊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四全天
王雷
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对治疗内科系统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高血压病、头晕、头痛、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六全天
董志*
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昏迷、中*等急危重症的诊治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慢病管理。
王志强
康复科主任主治医师
擅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盆矫正、功能性引起的脊柱侧弯等及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手法、针刀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五全天
毛国旺
肛肠科主任主治医师
擅长肛肠科各种痔瘘的中西医手术治疗,激光微创手术治疗各种肛肠、皮肤疾病,普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等。
出诊时间:周一、二、四、日上午
马志永
哮喘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各种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杨学斌
耳鼻咽喉科主任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外耳道炎、中耳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全天、周五至周日上午
急救电话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