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庆医院检验科张星曾祺
女,23岁,门诊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右耳)”,耳鼻咽喉科医生取外耳道分泌物,送检验科微生物室做“真菌培养+鉴定”检查。分泌物接种后至35C°培养,在SDA上长出绒毛状的,白色到*色最后变为黑色的菌落。随后在镜下观察到放射状的双层小梗——黑曲霉。真菌感染的日益增多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师的共识,同时对实验室诊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黑曲霉是什么?
黑曲霉(A.niger),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异名:烟灰曲霉(A.fumaricus)、黑色曲霉(A.nigricans)、淡黑曲霉(A.nigraceps)、长担曲霉(A.longobasidia)、鸟黑曲霉(A.fuliginosis)(图1)。检验医学网
图1黑曲霉镜下形态
一、培养特性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的质地羊毛状或绒毛状;表面初为白色到*色,最后变为黑色,背面无色或淡*色(图2)。为了保证观察到典型的结构,后采用了小培养的方法,小培养的制作方法采用的是Riddell’s法[1]。检验医学网
图2SDA上黑曲霉菌落形态(正反面)
二、镜下形态
检验医学网
分生孢子头呈放射状,并可出现并列柱状;分生孢子梗壁光滑,一般无色,也可褐色,壁较厚;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密生于顶囊全部表面;分生孢子呈球形,有褐色色素沉积在内壁和外壁之间,整个孢子粗糙有刺(图3)。
图3黑曲霉镜下形态(a示双层小梗,b示粗糙分生孢子)
三、鉴别要点
鉴别的要点是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孢子头暗棕色到黑色,放射状的双层小梗,分生孢子呈球形且细胞壁粗糙。(图4,来源于徐春晖老师的手绘/镜下洞天之曲霉篇)
图4黑曲霉的手绘
四、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检验医学网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是真菌鉴定的传统方法,根据形态学能将临床常见的烟曲霉、*曲霉、黑曲霉、土曲霉和构巢曲霉鉴定开来。目前常用于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
①直接镜检;
②培养检查;
③特异性抗原检测,即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
④组织病理学检测;
⑤质谱技术检查;
⑥分子生物学检测。
五、临床意义
黑曲霉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机会感染。可引起曲霉病,形成曲霉球(图5-a,图片来源于网络)或引起变态反应性曲霉病。由于黑曲霉可产生黑色素,所以其在感染组织中往往带有色素,如甲真菌病(图5-b,图片来源于网络)可使甲呈黑色,皮肤创面感染可呈黑色痂皮等。
黑曲霉是真菌性耳炎最常见的曲霉菌。耳曲霉病临床表现为耳道堵塞可引起听力部分丧失、耳鸣及眩晕,如同时伴细菌感染可出现明显的疼痛及化脓。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可引起坏死性的外耳道炎。
图5(a示曲霉球,b示甲真菌病)
六、耳曲霉病的治疗检验医学网
可用3%硼酸溶液、20%酒精溶液等将耳垢轻轻洗去,清洁外耳道。早晚局部外用那他霉素或制霉菌素,疗程为2-3周。还可将浸有两性霉素B、那他霉素或咪康咗的纱布块放入到外耳道中,并经常更换,疗程为1周。检验医学网
七、生物安全
黑曲霉主要以分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播,极易污染环境,对实验室人员与环境构成威胁。卫生部组织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15号)中规定了相关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级别。黑曲霉的实验活动需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黑曲霉顺口溜》张星
沙保罗里开了花
快来快来瞧瞧呀
白色*色黑色吗
什么花
像棉花
背面还是皱巴巴
镜下我们来观察
孢子头放射状
小梗双层生顶囊
孢子梗壁光滑
球形孢子散两旁
黑曲霉
萌萌哒
我们快来记住它
1.R.W.Riddell,Permanentstainedmycologicalpreparationsobtainedbysliedculture,Mycologia,,42:-.
《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主编:王端礼,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主编:王建中,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主编:周庭银、章强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编辑:Rose审校:十一
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网
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