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据统计,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1亿年轻人(12-35岁)因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万,居最常见的五类残疾之首。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5%的人口有听力残疾(4.66亿人,其中万儿童)。11亿年轻人(12-35岁)因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1/3的老年人(65岁以上)受听力残疾影响。
在医院耳鼻咽喉科龚树生主任看来,听力健康应该是贯穿生命全周期的,“但青少年和成年人对听力的
3、合理控制噪声
现在每一个家庭里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冰箱、洗衣机、吹风机、吸尘器等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噪声危害。龚树生建议,在使用这些家用电器的时候,要尽量的把噪声降到最低,平时看电视、听音响、上网课都要把音量调到适中,避免影响家人或邻居,接打电话时尽量使用免提功能。
耳机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坐地铁公交时,总是有很多青少年习惯戴着耳机,殊不知这也会危害听力。高音量长时间使用耳机、唱卡拉OK、听演唱会会造成一定的娱乐噪声,有些人就会因此出现耳鸣、耳痛、耳朵发闷堵等症状,甚至造成听力下降的问题。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时不时的掏耵聍(耳屎)。龚树生告诉记者,耵聍(耳屎)是人体自然代谢的产物,属于酸性物质,具有抑菌杀菌作用,能保护外耳道正常的细菌,还可以阻碍声波对鼓膜的伤害。大多数人的耳屎都是干性的碎屑状,会随着张口,打哈欠等自动脱落排出体外。
在鼻咽和耳朵间有一个咽鼓管,在一定的压力状态下,咽鼓管作为开关维护中耳的气压平衡。在擤鼻涕时,如果两个鼻孔同时擤鼻涕,容易增加鼻腔的气压,影响中耳的功能。特别是感冒或者患有鼻窦炎时,可能会将部分鼻腔鼻豆分泌物挤入中耳,造成中耳炎。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大家还是得在努力工作的同时,适当放松释放压力。”龚树生说,除了噪声外,负面情绪、过大的精神压力也会威胁听力健康。
游泳时耳道进水,特别是在不洁的环境中,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造成耳朵闷胀、疼痛、流脓等症状。因此,游泳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此外,在水下时,水越深人体承受的水压越大,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建议适当控制潜泳的水深。
现在,人们因为加班、追剧等熬夜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响了,就是所谓的耳鸣。龚树生说,目前耳鸣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比较明确的是缺少睡眠或者情绪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如果出现耳鸣,要尽快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熬夜,因为睡眠剥夺之后,就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等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