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国爱耳日喂啥大点声好吗保护听力,请
TUhjnbcbe - 2021/3/31 11:36:00

今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聋及听力损失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听力下降,危害多多

首先,听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辨音以及声源的定位能力。尤其是在过马路的时候,容易出现因听不见车辆的鸣笛声而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

其次,听力下降也会影响日常生活。无论接打电话、听歌、看电视还是与人交流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功能。一旦出现听力下降,会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第三,听力下降还会影响精神状态。随着年龄增长伴发的老年性耳聋,不仅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还会影响大脑对言语的识别能力。出现“看电视不得不调大声音”“嘈杂环境下听不清楚”“聊天时不自觉打岔”“需要重复大声说话”等问题,长此以往,会使老年人回避社交,减少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进而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增加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

第四,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听力下降如果没有尽早干预,可能使老年人患上“痴呆”的风险增加。通俗来说,就是由于听力下降,大脑长时间无法接受声音刺激,继而“用进废退”,逐渐形成“老年痴呆症”。

耳朵让我们听见世界。当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等不适情况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改善听力状况。

防止你的听力被偷走

听力损失,是我们全生命周期都需要警惕的一种疾病。

专家指出,现在不少人喜欢在乘坐地铁、公交的上班途中戴着耳机听音乐,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音量调得很大,很容易对耳膜造成损害。

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性的影响,刚开始人们感觉并不明显,等发现听力严医院,这时听力损伤可能已很难恢复。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袁琨表示,预防噪声性耳聋关键在预防,远离嘈杂的噪声环境,养成科学用耳的良好习惯。

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

平时避免长时间戴耳机,每次连续收听时间不超过30分钟;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最好选择头戴式耳机。

而且,千万不要戴着耳机睡觉,在睡眠状态下戴着耳机不仅会造成噪声伤害,还容易压迫耳道。

近日,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有关专家也表示:高强度、长时间佩戴耳机,将对听力造成伤害。建议每天戴耳机总时长,不超过三、四个小时。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熬夜、生活不规律都有可能影响到内耳循环系统,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尽量不熬夜,适当调节工作压力,避免过度劳累。还可以锻炼身体,因为运动本身可以舒缓情绪压力,又可以改善睡眠,还能强身健体,减少感冒。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打太极这样相对和缓的方式,年轻人最好选择跳舞、跳操、跑步、打球等能适度提高心率的有氧运动。

放松心情

情绪不稳定也会影响到内耳循环系统,所以保持平稳淡定的心态,尽可能不要暴怒狂喜,避免让情绪坐“过山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噪声分为职业噪声与非职业噪声,像工厂内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就属于职业噪声。

而很多非职业噪声,就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如街上车辆发出的交通噪声、家里容易听到的家电噪声、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娱乐噪声以及烟花爆竹声等等。此外,上面提到的耳机音量过大,也属于非职业噪声的一种。

不要掏耳朵

正常情况下,我们不用掏耳屎,耳屎可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它有杀菌、保湿、防止小昆虫进入的功效。

挖耳勺等异物会破坏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损伤、出血、感染,导致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若洗澡后,感觉耳朵潮湿不适,可以用吹风机离耳朵远一点吹干。如果耳屎堵住了影响听力,医院请耳科医生帮您清理,尽量不要自行清理。

儿童与老年人虽然是耵聍栓塞的高发人群,但这两类人群依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

尽量避免使用耳*性药物

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END-

编辑:小科

来源:健康中国、长江日报等

审核:仙桃市科学技术协会

运营:武汉科技报

湖北科学家的科技成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想戒烟用“茶烟”?千万别被它骗了!

天气忽冷忽热,请收好这份“初春保健”指南

*免责声明:本平台文章部分来自网络或转自其他公众平台,由“科普仙桃”整理发布,主要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如需要转载本平台原创文章,请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爱耳日喂啥大点声好吗保护听力,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