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全国第22次爱耳日,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听力现状
据世卫组织发布的统计公报:在全球大约有3.6亿人患有的残疾性听力损失中,成人数量就为3.28亿,占总数的91.1%;儿童数量为万,占总数的8.9%。
在老年人群中,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40%-50%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70岁,占比会增加10%;到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
据报道,全球将近50%的12至35岁人群、大约11亿年轻人由于长时间或过度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着听力受损的风险。
听力受损不分年龄,人人都需要健康的听力!
从现在开始,一起保护听力,享有健康!
保护听力小常识
耳朵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与人沟通的重要器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1、戒除勤掏耳朵的习惯掏耳朵用力不当,可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丧失。耵聍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外耳道内耵聍可自行排出。如果平时感到耳道发痒难受或耳闷时,医院找耳鼻喉科医师治疗。2、避免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所以,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3、远离噪声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所以戴耳机听音乐应参照“”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4、避免使用耳*性药物许多药物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以及一些退烧药、镇痛药等,都可能对特异性个体或者敏感性个体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所以,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医生指示服药,不滥用。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脂饮食、劳累等可引起内耳血管狭窄,导致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要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和蛋白质较多的蔬菜、水果、鱼肉和牛羊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把抽烟和饮酒的数量和频度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好做到不抽不喝。6、谨防其他疾病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耳聋者,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欢迎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