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听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月3日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来了~~~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年3月3日,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儿童万,成人4.32亿。60%的儿童听力损失源于可预防的原因。全世界11亿年轻人由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据估计,到年将有9亿多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请大家谨记:听力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恢复原先的正常水平了。
听力下降,可能是什么原因?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听力下降,可能是先天就有,也可以是后天出现。导致听力下降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是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性药物、感染炎症、耵聍栓塞、肿瘤、外伤以及先天性原因等。病因不同,出现的听力下降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同。
听力下降有什么危害?
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影响孩子一生;
影响人际交流、对职业发展影响很大,安全隐患;
增加患上抑郁、焦虑,老人痴呆等风险。
如何保护听力
1.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难免引起中耳炎复发。
2.戒除勤掏耳朵的习惯
掏耳不慎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3.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
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
4.远离噪声及持续高强音现场
例如放爆竹、电视、音响等,因为较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5.远离烟酒和耳*性药物
家里有人让我们尝酒的时候,我们不能喝,还有不能随便乱动大人的药。
6.避免打击头部
更不可掌击耳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经常出现。
7.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8.是否适合坐飞机
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9.定期检测听力
儿童耳朵还没有发育好,所以要定期进行检测。每周体检时要进行一次检查。
让我们一起参与到保护耳朵的行列里来
让幼儿在健康快乐的氛围里茁壮成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