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夏天虫子比较多,一些虫子“误入歧途”,走进了人体的耳朵里,一旦发现有蚊虫入耳,不要用棉签或耳勺掏取,否则容易将虫子引进耳道深处,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导致最严重的后果。
7月某日清晨5时,22岁男孩阿斌(化名)熟睡时突然感觉到有东西一步步爬进自己的耳朵中,悄然蠕动着,医院急诊室就诊,医生一检查发现,里面居然有一只小蟑螂!一通麻醉药强灌之下,“小强”被生擒而出。
接诊的医生介绍,这只“小强”是比较常见的入耳活物了,去年这位医生还曾经“生擒”了一只小壁虎。医院都会收治到一些因活物入耳的患者,耳鼻喉科处,还专设了一个耳朵里的“动物世界”标本库,目前已有小蟑螂、小壁虎等标本,随着炎夏到来,这些标本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
事件:
熟睡中小蟑螂爬进耳朵深处
凌晨五时,阿斌突然惊醒,原来,他发现有东西入侵耳朵了,而且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活物,感受到这个不知名物体在他的耳朵处蠕动着,一想到它越走越深,阿斌感到很害怕:这东西有没有*?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六神无主的阿斌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这个活物弄出来,医院看急诊。医院急诊室,他惊慌失措地向医生求助,“刚刚睡觉时,有东西爬进我的耳朵里!我能感觉到,有东西在耳内移动……”
这时候,正在值班的涂医生来到阿斌身旁,他一边安抚阿斌不要紧张,一边为他检查。经检查发现,这次爬进耳朵的活物是一只蟑螂“小强”。
随后,医生为他灌入利多卡因表麻药使“小强”先“冷静下来”,以免慌不择路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稍候5分钟后,“小强”已经动弹不得,随即医生用异物夹将这只咖啡豆大小的小强从患者耳朵里顺利取出。待麻醉药过后,这只“小强”还能活动,生命力十分强。
医生:
“我还在耳朵里生擒过壁虎”
看到涂医生熟练地将蟑螂生擒而出,阿斌长呼一口气,“原来爬进我耳朵的是蟑螂,还以为是什么有*的虫子,那就麻烦了”。不过,看到这只“小强”这么活生生,小斌还是觉得有点后怕。
对于这种现象,涂医生已经见怪不怪了。去年,一名因活医院就诊,涂医生检查时发现,竟然是一只壁虎,“当时我吓了一跳”。这对小动物斗智斗勇的过程真考验医生的应变能力。
一开始,涂医生尝试用稍微大的夹子想将壁虎夹出来,然而这只小家伙十分害羞,反而往耳朵深处爬去。涂医生当机立断立刻往耳朵里灌麻醉药,将小壁虎弄晕,最终才成功将其生擒而出。
“每逢夏季,医院急诊科及耳鼻喉科都会接诊多例因活物入耳而就医的患者。”
医生介绍,在这些活物入耳的案例中,大多数“侵入者”都是体积较小的德国小蠊。据介绍,德国小蠊在室温为24摄氏度至32摄氏度时最为活跃。因此常年开空调以及常年使用电脑的室内都是它们的安家之地,所以平时卧室的卫生要多加注意。
据介绍,这只令人哭笑不得的“小强”和其它“误入歧途”的“闯入者们”被一起制作成了标本,医院耳鼻喉科,组团成为耳朵里的“动物世界”,每年夏季,这些标本都有增加的趋势。
支招:
“滴照松医”四个字巧取活物
医生提醒,由于本能的反应,大家一旦发现有蚊虫入耳后难免慌张,想用棉签或耳勺掏取,这样做容易将虫子引进耳道深处,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导致最严重的后果,是不可取的。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当遇到活物入耳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牢记“滴照松医”四个字。
“滴”是指当发现活物入耳后,可利用家用食用油或植物油等滴入耳中,将其稳住;
“照”特适用于飞行类昆虫入耳的情况,即如果有飞蛾、蚊子等便可在暗处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使其自行爬出。
“松”是指要放轻松,万不可用手指或挖耳勺深挖耳道,以防其钻破鼓膜。
“医”即尽快就医,在医院由医生通过专业工具可轻松将异物取出。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
这样学心电图,一辈子不会忘!
干货!执业医师精华考点全在这了
必看!执业药师一次通过的秘诀
不容错过!乡村医生转正的最后机会
医护考试之痛,一次性全部解决
一秒打开就能照做的52个急救指南
实用!儿童呼吸道感染规范化诊疗
华医题库App,用题海战术帮你通过职称考试!(问题咨询请加小助手5)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华医题库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