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国爱耳日宣传小知识第二期
TUhjnbcbe - 2021/4/9 23:53:00
北京看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508755.html

.03.03

听力健康

全身健康

不知不觉中,春天来了,年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也是我国第22个爱耳日。今年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筛查、康复和沟通是这次爱耳日的关键词,呼吁全人类采取行动,解决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听力损失和耳部疾病问题。

无论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听力健康,好的听力和沟通在每个年龄段都非常重要。在爱耳日来临之际,请收下爱耳科普小知识,呵护耳朵健康。

01

什么是先天性耳聋

PROTECTYOUREARS

先天性耳聋是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存在的听力障碍,主要原因是致聋基因引起的遗传性耳聋和母亲孕期感染、应用耳*性药物或分娩时产程过长、难产、产伤等导致的非遗传性耳聋。此时早期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就极为重要。通过OAE、AABR、分频ABR、ASSR、声导抗、小儿测听这些检查明确听力问题后,及时为小朋友们选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他们能极大程度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02

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耳聋的病因

PROTECTYOUREARS

对于大多数的儿童和成年人来说,对早期症状的忽视才是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感冒鼻塞等长时间存在时,极大可能性会导致中耳的损伤。

如果您出现:

◆耳痛、耳流水流脓的症状,可能是外耳道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闷胀、耳堵的症状,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或突发性耳聋等;

◆耳鸣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仍有较多病因来源于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或睡眠障碍等。

当您有上述任何症状时,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03

爱耳护耳,对中耳炎说不

PROTECTYOUREARS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由于早期症状不严重,患者大多不太重视。实际上,若分泌性中耳炎长期不愈、中耳积液长期存在,不仅会损伤内耳,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还可能发展成粘连性中耳炎,令患耳发生严重的传导性聋,应尽早治疗。

04

警惕药物性耳聋

PROTECTYOUREARS

药物性耳聋是指使用某些药物治疗疾病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位听系统中*性损害。

药物性耳聋已成为耳聋的主要病因之一,婴幼儿时期中*可致严重听力损伤,影响言语功能发育而聋哑,贻害终身。其致聋原因多由于药物中*引起,特别是氨基糖苷类药物最为多见。

PROTECTYOUREARS

耳朵有那么大的作用,小朋友要不要保护它呀?那么怎样保护呢?1、防止噪声。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我们小朋友不要学着用耳机听,因为我们的器官还没有完善发育,时间长了会损伤耳朵。2、防止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3、防止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有些爸爸妈妈认为揪耳朵不会影响大脑,其实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4、不挖耳。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5、耳朵痛。如果感觉耳朵痛医院检查。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

耳朵长在头两旁,要听声音它帮忙。不抠不掏保护好,

耳听八方能力强。

图文双塔小学校医室整理

编辑/吴佳燕

编审/*娉婷

扫码

TUhjnbcbe - 2021/4/9 23:54:00

年3月3日

第二十二次“全国爱耳日”

HearingcareforALL!

写在前面的话

读到这篇推送的朋友们:

您可知道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这是一个与我们的耳朵和听力健康有关的日子,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题。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为了普及健康用耳知识,提高幼儿对耳朵和保护听力的认识,在爱耳日到来之际,中语康语训部(启聪幼儿园)的小朋友、大朋友们从不同的视角开展了“爱护小耳朵”主题活动,共话“耳朵”那些事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方有精彩视频,千万别错过!!!!

“爱耳日”的由来

年,卫生部、教育部、民*部等十个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CareDay)。年3月3日,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

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所以3月3日这一天既是中国爱耳日又是国际爱耳日呢。

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8个国际“爱耳日”。

爱耳知识,我知道

f

为什么“爱耳日”是3月3日呢?

耳朵是如何传播声音的?

快来听听孩子们和家长们怎么说!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语康语训部

保护耳朵小妙招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保护自己的耳朵呢?快来和孩子们一起安全用耳,养成健康用耳的好习惯吧!

f

“小耳朵”,大学问

“小耳朵”本领大,我们一定要保护它。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小朋友,特殊的“小耳朵”对他/她们特别重要,我们来听听宝贝和爸爸妈妈们是怎么介绍“小耳朵”、如何细心呵护、照顾好伙伴的吧!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语康语训部

手绘爱耳小知识

f

宝贝们用画画的方式,将学到的爱耳小知识记录了下来,分享给大家。快来看一看、听一听她们的精彩分享,和宝贝一起开启爱耳之旅吧!

f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语康语训部

趣味练耳小游戏

有创意的爸爸妈妈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与耳朵有关的小游戏,让宝贝的小耳朵越变越厉害!

f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语康语训部

爱耳儿歌,我知道

“小耳朵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听音乐带耳机,声音不要开太大,马路上有噪音,捂住耳朵不要听,北风北风呼呼吹,带上耳罩不怕冻,耳朵用处大,我呀一定保护它”

简单的儿歌中包含着丰富的爱耳小知识,欢快的音乐让我们喜笑颜开,让我们跟着音乐和宝贝一起欢快的舞动起来吧!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语康语训部

保护听力,从我做起

和宝贝一起,

养成爱耳护耳的好习惯,

保护听力从我做起,

快快行动起来吧!

关爱听力健康,助力听觉防护

HearingProtection

拥有健康的耳朵,听见世界的美好。洋洋盈耳、余音绕梁、珠圆玉润……都是形容美好声音的语言。然而,很多听力障碍的人士,却因为听不见而与许多美好失之交臂。想问一问,您身边是否有听力障碍人士?您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吗?您是否曾有保护听力的意识?您是否愿意了解听力保护的措施?

婴幼儿听力损失,他将不能接收到外界的声音,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成年人听力损失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老年人听力损失会加重老人的孤独感,加剧认知障碍,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率。

提高听力损失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自觉采取有利于听力保健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爱耳日”,您了解吗?

年,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问题,我国确定了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据统计,通过有效的三级预防可以有效减少50%以上的听力损失。积极采取听力损伤的预防措施,有效进行听力损失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借今年第22个全国爱耳日之际,让我们一起关爱听力健康,助力听觉防护!

听力保护的措施,你了解多少?

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作息规律,不熬夜,忌烟酒,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饮食,对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远离噪音

02

我们生活环境中到处存在噪音,马路噪音、工作环境中的电器背景噪音、职业噪音暴露、个人娱乐设备噪音等等,都是造成听力损失的风险来源。提倡大家养成好的用耳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避免长时间用耳机,也做到尽量不要产生噪音。

耳部炎症性疾病的早治疗

03

长期慢性中耳炎会影响中耳的传音功能,导致听力下降;迷路炎会影响内耳感音功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减退;外耳道炎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鼓膜、中耳的感染,提醒大家,当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耳部发生炎症时,应及早就诊,控制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因此积极治疗鼻、鼻咽部疾病对于预防分泌性中耳炎也很重要。

注意耳损伤

04

很多人喜欢茶余饭后掏掏耳朵,觉得这样很舒服,却不知道用尖锐的物体掏耳朵可导致外耳道皮肤、鼓膜、甚至更深耳部结构受损,引起疾病。外耳道有自洁功能,大部分耳屎可自行排出,对于耳屎堵塞外耳道引起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理。

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05

风疹是听力障碍的可预防病因之一,育龄期妇女进行正规的疫苗接种可大幅度减少此类听力损失的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听力损失常不易被察觉,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传播。

慎重使用耳*性药物

06

目前耳*性药物的使用已受到重视,还是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提高此方面的意识,避免长期使用具有耳*性的药物。

进行遗传咨询,耳聋基因筛查和诊断

07

中国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率非常高,年轻夫妇在婚检或生育期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及早预防和干预,有效预防耳聋的发生。

新生儿听力筛查

08

儿童在出现明显的听力损失表现时,例如家长发现小儿对声音不敏感、语言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不佳等,往往已经错过了数月甚至数年的干预窗口期。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进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

TUhjnbcbe - 2021/4/9 23:54:00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91np.cn/chaoliu/xinchao/459.html

全国爱耳日宣传小知识第二期

年3月3日

因为有正常的耳朵,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耳朵是很重要的器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好耳朵,年爱耳日来临,下面为您分享一些关于全国爱耳护耳的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怎样保护耳朵

1、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我们的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还非常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最重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治疗起来也非常繁琐、费事、费力。那么,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再不行可以用电吹风把耳内的水蒸发出来。

2、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他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有的人对这些药物极为敏感,即便用上一点点这些药物,也会引起药物性耳聋。因此,在使用药物特别是上述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3、感冒后或坐飞机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

我们的耳朵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这个管子的作用是调整耳朵内外的压力。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顺着这个管子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压力变化过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整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中耳内炎症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引起听力障碍,严重时还会引起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引起鼓膜穿孔等。因此在感冒后或者坐飞机后耳朵出现问题要及时请耳鼻喉科医师诊治,切莫耽误了病情。

4、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因此治疗越早越好,所以说“时间就是听力”一点都不过分。如果病史超过15天,听力恢复就较难了。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5、预防噪声聋很重要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耳聋,噪声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有人喜欢带着耳机大声听音乐,这是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聋最常见的原因。噪声性聋主要是预防。如不要长时间大声听耳机传出音乐;过节放鞭炮要离鞭炮远一点,尽可能捂上耳朵;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6、不正确的掏耳朵会损害耳朵

有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最重会影响听力。自己掏耳朵时最好用棉棍沾上一些酒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尽量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一般来说,一周左右一次足矣。如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很难掏出来了,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今夜偏知春气暖

唐山市开平区图书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爱耳日宣传小知识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