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抠肚脐、掏耳朵,堪称人生三大乐(恶)趣。
尤其是从中弄出一大坨不明污垢时,那成就感真是杠杠的。
别不好意思承认,背地里偷偷干这些事儿的人有你吧?
没办法,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勤(shou)快(jian),不“抠抠挖挖”就不舒服。
有的人觉得这是爱干净的表现
有的人觉得耳朵痒了
就总要淘一下才爽快!
但是!
这看似平常的采耳(掏耳朵)
竟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最近,浙江海宁
30岁的小伙小思(化名)去采耳店
享受了一采耳服务
可几天之后耳朵奇痒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
小思的耳朵里竟然“发霉了”!
耳朵奇痒,里面竟然“发霉”了
“医生,我的耳朵里面好痒,还感觉听不太清楚了,你快帮我看看吧!”近日,30岁的小思神色紧张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双侧耳道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物体,被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
△治疗前
原来,前几天小思去当地采耳店享受了一次采耳服务。“当时觉得很舒服,但几天之后就后悔了,”小思说,他老感觉耳朵里很痒,而且像有一层纸堵住一样闷闷的。“这两天在聊天时,也总是听不清对方讲话,觉得听力都下降了。”
经过正规治疗后,小思的耳痒及耳闷症状逐渐好转。
△治疗后
采耳引发外耳道真菌病?
耳道皮肤非常脆弱娇嫩,使用不当的手法刺激或不洁净的器具挖耳,极易发生损伤及交叉感染,导致霉菌的滋生。
外耳道真菌病治疗起来虽然不是特别复杂,但治疗周期长,不彻底治疗非常容易复发。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令人烦恼。
外耳道真菌病症状
1.外耳道不适: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
2.阻塞感:由于真菌大量繁殖,堆积形成团块可阻塞外耳道引起阻塞感。
3.外耳道潮湿:真菌团块刺激,外耳道可有少量分泌物,患者感外耳道潮湿。
4.听觉障碍:外耳道阻塞,鼓膜受侵,患者可有听觉障碍、耳鸣,甚至眩晕。
5.疼痛:如病变损害范围较大或较深,可有局部疼痛。
6.感染:有些真菌引起的改变以化脓和肉芽肿为主。
7.其他:严重的可致面瘫,真菌可致坏死性外耳道炎,有些真菌感染可引起全身低到中等发热。
真是吓一跳!
原来掏耳朵还有这样的风险!
其实,
在掏耳朵这个不自觉的行为上,
大家都有太多的误区!
今天就来重新认识一下它~
耳屎是怎么来的?
耳屎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耵聍,它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皮屑混合而形成的。
耵聍有何作用?
耵聍是一种油性的东西,带有一点苦味,偏酸,就像一层润滑油铺在我们外耳道上。油性的耵聍可以挡水,水进不去;因为耵聍是苦味的,小虫子尝到苦味会躲避,所以小虫子也进不去。所以,耵聍有保护耳朵的作用,除非感觉耳朵不适,否则是不需要掏的。
随意掏耳朵会有什么影响?
*跃广西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有35年的临床诊疗经验
很多人用挖耳勺来掏耳朵,挖耳勺是硬的,容易损伤我们的外耳道。外耳道有一个弧度,就直接这样掏,容易损伤外耳道后壁拐弯的地方,挖太深甚至会损伤到耳膜,引起中耳炎,这个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如何正确掏耳朵?
干性耵聍会结成块,运动、走路的时候震动到外耳道,它会自己掉出来,这样的往往不会堵;
油性耵聍会粘在外耳道上面,如果堵住了耳道,医院用镊子或者用钩子勾出来,实在不行就要滴一点苏打水(碳酸氢钠),让它溶解以后自己排出来。
平时如果没有耳朵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如果确实需要掏耳朵,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非医疗机构的采耳所用的器械大多数是未经过严格消*的,操作不正规,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耳道损伤。
此外*医生提醒大家,不少人喜欢用棉签旋转着清洁耳道,这样做甚至会有副作用,因为我们看不见,盲目地掏会把耵聍越捅越进去,特别是通过了外耳道的狭部,掉到后面,医生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
医生建议:耳朵最好不要掏,如果感觉异常,医院检查!
新闻来源:大潮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