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频繁掏耳朵或可致癌变你的这个习惯动作,
TUhjnbcbe - 2021/4/13 18:20:00
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要是告诉你

频繁掏耳朵

不仅可能会癌变,还会引发“血案”

你还敢下手么?

姐姐给3岁弟弟掏耳朵不料将耳朵戳出血

“姐姐,痒~”

“姐姐来帮你。”

3岁的小明最近老指着耳朵,不停地喊痒。大他3岁的姐姐小媛想帮帮弟弟,于是自告奋勇,学大人的样子拿起棉签,给他掏起耳朵。

不料,一个没站稳,小媛摔倒了,手中的棉签重重地插进了小明的耳道。

“啊!呜呜呜!痛!”伴随着一阵剧痛,小明的耳朵里冒出血来。

小媛吓坏了,听到哭喊声的爸爸妈妈跑过来,赶紧抱着小医院。到医院时,小明的左耳已经完全听不到了。好在经过手术后,他的听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掏耳屎存在危险!

有些家长见到孩子有一点耳屎,便忍不住想掏干净,这其实很危险!

容易损坏耳膜,甚至鼓膜穿孔01

孩子的耳道小且浅,普通棉签太过粗大,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家长手一抖,棉签、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

损伤外耳道,引起感染02

有些家长手劲大,完全凭感觉给孩子掏耳朵,也容易损伤外耳道。

还有些家庭掏耳勺是公用的,爸爸掏完妈妈掏,妈妈掏完宝宝掏;有时挖耳勺还和指甲剪放在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有脚气的人刚好用过指甲剪……

之后,这把色香味俱全的掏耳勺伸入孩子耳朵后,很可能将细菌或真菌(比如脚气)带入耳道,引起感染最后导致发炎。

可能引发癌变03

长期掏耳朵,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或耵聍腺癌。

曾有媒体报道,一个武汉婆婆老是觉得耳朵痒,一天不掏都受不了,30年频繁掏耳朵的后果是引发癌变,患上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给孩子挖耳朵次数越多,

TA的耳屎就越多!

耳屎医学名叫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经常给宝宝掏耳朵,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

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相反,少量的耳屎不但无害反而有益

↓↓↓

1

挡住异物进入耳道

当有灰尘进入耳道,耵聍就会黏住它。当小飞虫进入时,耳屎的苦味(别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没吃过)会让它知难而退。

2

抑制细菌的生长

耵聍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不适合细菌的生长。

3

减弱强声波

儿童的鼓膜比蝉翼还要薄,非常娇嫩,一旦遇上猛烈声波(如打雷、炮竹声)直冲耳道,会损害到鼓膜,甚至造成破裂导致失聪。耳屎能保护鼓膜,起到屏障作用。

4

防止耳朵进水

宝宝洗澡或游泳时,有少量水进入耳朵,耳屎起到防水墙的作用,防止水进入到内耳引起外耳道发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耳屎能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自动被排出。

也就是说,即便不掏它也可能自己出来了,你还费那劲、冒那么大险干嘛!

孩子耳朵里都是耳屎怎么办?

“耳屎多了影响听力”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医生还是建议家长,尽量不要自行给孩子掏耳朵。

耳屎一般出现在外耳道的1/3处,也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出现的耳垢并不会让孩子产生任何不适感,甚至毫无感觉。而且大部分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它会裹着各种代谢废物从耳洞中自行脱落。

如果耳朵里耳屎多,痒得难受——

最好不要用不洁的火柴棒、发卡、钥匙或者金属的掏耳勺掏耳,以免刺激引发炎症。

渐渐结成硬块阻塞外耳道,孩子有耳鸣、耳痛甚至眩晕等症状,医院找耳鼻咽喉科医生处理。

健康君提醒:

耳屎可不要随便掏。尽管99%的耳损伤患者,并没有永久性听力损伤,但确实存在严重的患者永远失去了听力。

来源:深圳卫计委

图片: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公益宣传片《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出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频繁掏耳朵或可致癌变你的这个习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