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一时爽,一直掏一直爽。很多人都喜欢没事就掏耳朵,特别是当不经意掏出一小块耳屎的时候,那种爽快和舒服简直要飞起!但是,你知道吗?经常掏耳朵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耳屎的存在具体有什么用呢?
首先,耵聍的味道不太好闻,这种特殊的味道是很多昆虫的克星,可以充当驱虫剂。
其次,耵聍相当于耳朵里的凡士林,可以滋润你的耳朵,黏附部分侵入耳朵的微小异物。
而且耳朵不小心进水,耵聍还可以阻挡脏水的侵入,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耵聍还使外耳道空腔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保护鼓膜。
经常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
1.最大的风险就是,会不小心碰伤鼓膜,引起中耳炎或者耳聋。
人耳的皮肤,尤其是内段处的皮肤特别薄,中间没有皮下组织缓冲,掏耳朵时如果不小心用力过度,就容易造成损伤感染,导致疼痛难耐。
也可能不小心把鼓膜捅破,一旦遇上耳朵进水或感冒,就会引起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尤其不要擅自给小朋友掏耳朵,因为他们的耳道更窄,皮肤的免疫力也更脆弱。
2.容易把病*、细菌等带进耳内,引起外耳道疾病。
很多人掏耳朵的工具“五花八门”,而且没经过消*处理,很容易传染疾病。如不小心将外界霉菌带进耳内,还引起又湿又痒较难根治的霉菌性的外耳道炎。
3.千万不要用棉签掏耳朵,棉絮落在耳朵里更危险!
棉签头部的体积偏大,会把一部分的耳屎捅向耳道深处,容易给一些偏大或偏硬的耳屎创造了“扎根”的条件,使其不能自行排出,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
看到这里你知道耳道里的耵聍,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了吧!最后再提醒各位听友如果发生了耵聍栓塞的话,一定要找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处理。
内容:选自康之声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