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湖北男子耳朵感染脚气,可怕真凶曝光你以为
TUhjnbcbe - 2021/5/7 15:29:00
程少为预约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文:雅客先生

来源:向上跃迁(ID:xsyq)

大家好,我是雅客。

你永远不会想到,人类为了追求体验感能做出点什么事来。

然而爽是真的爽,别忘了危险也是真的危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在前两天,雅客刷到了一条“有味道的热搜”:#男子采耳后耳朵感染脚气病#。耳朵还能感染脚气?这脚气到底是有多“上头”?点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岁的武汉养生男孩小吴,在一家足疗店先后接受两个项目:足疗和采耳。然而保健一时爽,过几天小吴的右耳开始出现异样:先是发痒,越来越痒的同时,用棉签搅耳还会流出不明液体...后来医生告诉他,这是由真菌感染的外耳道炎。造成交叉感染的源头,是采耳技师和足疗技师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上一秒刚做完足疗的技师很可能下一秒就拿起采耳工具,马不停蹄地进行采耳项目。手部感染的脚部真菌,就这么通过采耳传染到顾客的耳朵。当然,脚气病这个说法并不够准确。评论区里很快有人指出:“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我们常说的‘脚气’则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又叫足癣,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采耳变踩耳,小吴耳朵得的不是脚气病,但确确实实感染了脚气。乍一听以为是好笑段子,却让人越想越后怕:“采耳一时爽,感染火葬场。”要知道,这样的伤害其实并不是个例。风靡全国大街小巷的采耳,到底什么来头?看到这里,你大概也知道。所谓采耳,指的就是掏耳朵。只是一套清洁流程下来,比起大家自己在家用棉签掏、用手抠来得更舒适、更优雅。

掏个耳朵能精致到什么地步?

首先是准备工作,技师会用孔雀羽毛帮你轻轻拂去脸部以及耳周的灰尘,让你神经放松;

大量前戏过后就到了重头戏:耳部清洁。

在水和蒸汽的浸润下,技师会把羽毛旋转式地探入你的耳洞深处,然后轻轻柔柔地按摩着耳道,将污垢带出。

接下来,你还会享受到打震子、盐水洗耳,还有各种舒缓按摩...

光是听描述就足够让人心动,因此也有无数人早已为采耳沦陷:有人把采耳形容为“颅内高潮”,感觉酥酥麻麻的,像初恋在耳边说悄悄话;有人因为一次采耳整个人宛若新生,感受到生命的大和谐;不过,打住,我可不是来给你们安利采耳的。爽归爽,爽的代价也是有的。翻看关于采耳的新闻,你会发现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因此受罪。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开头提到的小吴所遭遇的感染、发炎。一位耳鼻喉科的医生指出,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病率近几年大幅度提高,其中90%左右的病人都有过在外采耳的经历。/网友反馈外耳道损伤,除了真菌感染,还有常常被忽视的病*感染,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更别提技师技术不过关,还会捅伤鼓膜,造成鼓膜穿孔,甚至患上中耳炎,听力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各路采耳视频下,总会有不少网友调侃:“采耳真的有用,对听力真的有很大的改善,我现在都学会手语了。”你以为的保养,其实是在自残医学博主

耳科赵医生曾经说过,“职业和业余是需要有参照坐标的。相比普通人,民间的采耳师可能算是职业的,可与有执业资格的耳科医生相比,采耳师只能算业余。”那么采耳到底哪里不够专业?首先,就要从采耳的工具说起。一整套设备看似齐全,但并非专业的医用工具。医院清理耳道的同学可能有观察到,医生进行操作时头顶带的是反光镜,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将光源聚集到一点,能清楚看到耳道内部;而很多民间采耳师尽管也戴头顶灯,但这种照出的光实际上是散射光,无法看清耳道内部。说白了,无非就是靠肉眼操作。至于会不会遇上掌握不好耳道深浅的技师,一个用力不当损伤外耳道,就全看你个人造化了。再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卫生问题。尽管采耳早已成为一个独立门类,但在不少采耳馆依然提供着多种清洁服务,就好比开头提到的足浴。技师往往身兼数职,按得了脚丫,掏得了耳洞,但一旦切换过程中清洁没做好,遭殃的就是原本花钱买享受的你。另外,掏耳勺也很难做到专人专用。也就意味着,在深入你的耳道之前,它已经感受过无数只耳朵,遇到不负责的店家,喷喷酒精就是一次消*。工具消*不到位,一来二去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细菌、霉菌也因此越过受损皮肤,乘虚而入。最后,就是至关重要的对医学常识的理解。/采耳师资格证书不被国家认可主打享受的采耳成为网红养生后,花样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商家只关心如何提升体验,却从不考究会不会对顾客的健康造成伤害。比如前阵子有个被网友调侃为“普耳茶”的古风采耳视频特别火。只见女技师先是往客人的耳朵里倒入一把茶叶,然后灌下一壶滚烫的热水。一番清洁之后,技师再对着顾客耳朵来个吹蒸汽挠痒痒,看得人心惊胆跳。一个敢采,一个敢被采,评论区也留下不少神吐槽:“耳是中午采的,人是下午聋的。”“好家伙,就差在耳朵里做个鸡蛋灌饼了。”“这是僵尸开的店吧,再插进去一点,脑髓都得吸出来了。”原本应该保持干燥的外耳道环境被疯狂灌水,更别提鼓膜承受着从高处灌下开水带来的高温和水压。哪只耳朵经得住这样的“享受”?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医生那句“采耳不治病,反而会致病。”别因为一时快感,而忽略这背后的种种健康隐患。因此下次再有人邀请你一起去采耳,记得告诉他:别去了,可长点心吧。最可怕的耳朵清洁习惯,是时候改改了出于个人卫生和形象的考虑,相信不少人在日常生活里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无非是觉得耳屎太脏,不使劲掏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但在这里,还是得和大家说个冷知识:一个正常健康的耳朵,是不需要经常去清理的。甚至,耵聍(耳屎的学名)还是你耳朵里的一样好东西。比如它的油脂有利于滋润耳道,让你的耳道维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它富含脂肪酸,让外耳道保持酸性环境,还可以起到轻度杀菌作用;因为味道偏苦,虫子不愿意碰,飞虫和灰尘也因此无法进入耳道深处...也就是说掏得越干净,无异于自己主动撤走耳朵的保护屏障。至于耵聍的排出也不需要你多费心,它可以通过耳道皮肤的生长和咀嚼运动排出耳道口,自行脱落。因此无论是日常自己用棉签,还是出门花钱掏耳朵,医生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没必要,不提倡。当然,如果实在是忍不住想掏,你也可以get更正确的方式:1、直接用手。双手记得做好清洁工作,不留长指甲,至于具体方式大家都懂的。、医用消*棉签。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放进外耳道内,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无论哪种方式,都记得别挖太深,同时注意频率。如果耳朵感到不适,比如有异物感、听力下降、疼痛发痒,很可能是产生了无法自动排出的耵聍栓。医院的耳鼻喉科,而不是到采耳馆寻求治疗。毕竟无论外头吹嘘得有多专业,能有学了8年的临床医生专业?正所谓“小掏怡情,大掏伤身,强掏灰飞烟灭。”点个“在看”,告诉家人朋友,爱护耳道健康,请你不要到处抠抠。参考来源:生命时报《每个喜欢采耳的人,都在默默承担着这些风险……》丁香医生《本是耳朵里的好东西,却有人每天掏个不停》

//////END//////

作者简介:雅客,喝茶,写字,立志做所有女性最坚实的后盾,不腹黑,但*舌,宁可浑身是刺也不愿意磨平棱角的90后,陪所有人一起去看这世间百态。转载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男子耳朵感染脚气,可怕真凶曝光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