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耳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是它让我们感知来自于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丰富我们的世界,拥有健康的耳朵,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今天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让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张立松一起来了解一下“耳朵”这个重要的器官,好好地珍爱和保护它,树立良好的护耳习惯,共同聆听世界的美好。
01
耳朵有什么重要生理机能?
耳朵是人类的重要感觉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耳朵的任何部分受损都会影响到它的功能。
耳朵最重要的生理机能当然是听觉功能:通过耳朵的各个部分的合作,完成声音的收集、传导和分析处理过程而产生听觉。
但是你知道吗,耳朵还有一项重要生理机能——平衡功能: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平衡器官,通过耳朵的参与使人的身体维持在适宜的位置,如耳朵出现问题,影响到平衡功能而出现平衡障碍,继而会产生眩晕、行走不稳及静止时的漂浮感。
02
如何更好地爱护耳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关爱我们的耳朵,以下8点您需要牢记!
1、防治外耳道进水:在日常游泳、洗头洗澡时尽量避免外耳道进水,进水后用棉签及时清理,深部不易触及的部位可借助吹风机把内部的水分吹干。如不清理易诱发急性外耳道炎,致使外耳道肿胀而导致听力下降,特别是对于既往有中耳炎而存在鼓膜穿孔的人,进水后易诱发中耳炎急性发作,继而反复流脓致听力下降。
2、不要频繁挖耳:外耳道有耵聍腺,分泌耵聍是正常生理现象,可通过咀嚼吞咽、打哈欠等动作而排出,不要养成频繁挖耳的坏习惯,尤其使用不卫生的别针、耳勺、发卡等挖耳,易破坏外耳道的耳毛、腺体或带入脏物而导致外耳道细菌、真菌等感染。
3、耵聍栓塞及时清理:大块耵聍栓塞时影响听力,且进水后易导致外耳道发炎,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清理,避免去不正规的足疗店或美容机构清理,以免破坏外耳道环境而发生感染。
4、避免掌击耳部:在吵架生气时“抽一耳光子”是常事,而就这一貌似简单动作很容易导致鼓膜爆震伤而穿孔,如不能自行愈合则导致永久性鼓膜穿孔继而感染,发生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
5、感冒后或坐飞机后耳痛要及时就医:鼻咽部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当感冒时,炎症可沿咽鼓管逆行感染引起急性中耳炎;坐飞机身处高空时外界空气压力发生变化,当咽鼓管由于压力变化过快或炎症因素未能及时张开时,中耳空气不能及时与外界空气交换而使鼓膜两侧气体压力不平衡而引发急性中耳炎,甚至发生鼓膜穿孔,继而发生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发生后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6、擤鼻涕不要用力过猛:擤鼻时要捏住一侧擤另一侧,不要同时擤,且不要用力过猛,上呼吸道感染时不正确的擤鼻方式易使鼻咽部的炎症沿咽鼓管传导到中耳。
7、避免应用耳*性药物:了解常见的耳*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尽量避免使用。
8、防治噪音刺激:远离噪音,防止长时间使用耳机,特别是高频的音乐,其对耳朵的长期刺激易造成神经性听力损伤。因此要控制使用耳机的时间,一般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尽量避免使用插入式耳机,而选择使用耳罩式耳机,且避免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
特发性耳聋,不容忽视!
小百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特发性突聋”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属于耳鼻喉的急症。特发性耳聋是指原本听力正常的患者,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听力下降,多为3日内突发的听力下降,常伴耳鸣、耳闷及眩晕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因此治疗越早越好,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发病半月内),治疗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听力就很难完全恢复了。为避免发生,我们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尽量避免接触噪音。
耳朵是人的感觉器官,功能非常重要,爱耳护耳意义重大,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享有健康的听力吧!
专业审核
张立松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张立松/文
医院
请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