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医讯
一名5岁的小男孩出生后从没掏过耳朵,结果耳屎抱团,硬如水泥,发生耵聍栓塞,引发中耳炎,最终花了元做全麻手术,才取出这颗「陈年耳屎」。
耵聍栓塞如何预防?耵聍栓塞,就是耳屎分泌太多或排出受阻,在外耳道内抱成团,阻塞了外耳道。
耵聍分泌太多,常见的有外耳道炎、湿疹等病症以及挖耳、在粉尘多的地方工作等行为。排出受阻,常见的有外耳道狭窄、异物存留、肿瘤、挖耳等原因。
耵聍栓塞会引起耳痛、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医生不建议自己掏,也不建议让家长掏,很容易出事。发现耳屎是不是必须掏掉?正常情况下,耳屎是不需要掏的。
耳屎一般分为两种,干性和油性。咱们中国人多是干性耳屎,呈淡*色,薄片状。西方人多是油性耳屎,一般黏稠团在一起,像油脂。
耳屎虽然有个「屎」字,但它不是废物,而是耳朵的「保护者」。
耳屎具有清洁耳道的作用,而且它能跟耳道壁上的耳毛一块儿,抵御外部细菌、飞虫的入侵,防止感染。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耳屎也可以借助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行脱落排出。
只要没有耳部不适的症状,就尽量别掏耳朵,让它自生自灭就好。
强行掏耳朵有什么危害?破坏耳道皮肤的自然屏障;
引起外耳道炎,导致耳朵疼痛、瘙痒、流脓、甚至听力下降;
用棉签掏不出耳屎,反而将它们往里推,更没法儿排出,于是导致耵聍栓塞;
为孩子清理耳屎,必须使用软质的小棉棒,而且放入耳朵不要超过2cm,在外耳道轻轻旋转就好。
保持安全距离和适当力度,最为重要!
来源:39健康网
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