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用力抠挖耳朵易导致外耳道疖肿
TUhjnbcbe - 2021/7/21 22:58:00
抠挖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耳朵抠挖起来特别舒服、过瘾。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用挖耳勺、发卡、火柴棍儿、细树枝儿、小指甲盖儿等硬物使劲掏挖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人的外耳道皮肤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抠挖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长期抠挖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多发在外耳道外三分之一处的软骨部,也称局限性外耳道炎,挖耳朵是最常见的诱因,游泳、中耳长期流脓及外耳道湿疹等等也可诱发此病。临床上,外耳道疖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耳痛,可放射到同侧头部。

对于引发外耳朵疖肿的挖耳朵这件事儿,医生建议最好不要经常用力挖耳朵。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是一种弱酸性物质,会发出小虫子不喜欢的气味,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耳朵。

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硬抠蛮取。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耳道里伸棉签。(来源:健康时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力抠挖耳朵易导致外耳道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