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耳朵里ldquo嗡嗡rdquo声
TUhjnbcbe - 2021/7/26 23:47:00
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外地市民小刘(化名)一年多来深受耳鸣困扰,双耳一直嗡嗡作响,晚上睡不好,白天无法专心工作,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在当地多次就医,症状未见改善,小刘非常焦虑。六月初经朋友介绍,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

方夏兰日常诊疗中

当时,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方夏兰检查发现小刘双耳道布满霉菌样分泌物,堵塞耳道累及鼓膜前方,经诊断为:霉菌性外耳道炎。规范治疗后第四天,小刘开心地来院复查,“方主任,太感谢了,我耳朵终于没有响声啦”,经内镜下检查未见霉菌样分泌物,困扰小刘一年多的耳鸣烦恼终于得以解决,生活工作也回到正轨中。

那小刘为何会患上这个恼人的疾病呢?

经常采耳?患上霉菌性外耳道炎

原来,小刘经常会有耳朵不舒服,加上工作压力大,人也很疲劳,看到市面上有很多推销采耳的广告,既能给耳朵作清理,又能舒缓疲惫的神经,很是心动,便去做了采耳。几次下来,小刘觉得耳朵确实舒服多了,紧绷的神经也得到改善,于是空隙之余常常去做采耳当做是一种休闲娱乐服务项目。可时间一长,小刘的耳朵反而出现了耳鸣的症状,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所说的。

什么是霉菌性外耳道炎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方夏兰介绍,霉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况下、比较易受真菌感染。门诊检查往往可以发现,在外耳道和鼓膜上覆盖有*色或白色粉末状、丝状物,就像东西发霉了一样;有时分泌物或痂皮呈筒状,周围外耳道皮肤可红肿潮湿;分泌物和霉菌堵塞外耳道,还会引起听力下降。

霉菌性外耳道炎

治疗前右

治疗后

小刘经常性采耳,引起真菌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采耳工具消*不严格,可引起交叉感染;若采耳操作不当,可造成耳道损伤或鼓膜穿孔;耳道粘膜有损伤的,更加容易感染;鼓膜如有穿孔,因为失去保护屏障,感染便会从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耳朵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方主任介绍,在门诊经常会遇到病人在家自行掏耳或是由于某些休闲娱乐项目(洗头、采耳、游泳等)而至耳部疾病,甚至引发严重后果的。如遇到感觉耳痒难耐、耳胀、耳塞耳堵、流清水或*水,或者偶发耳痛、耳鸣,医院就诊。

如若感染了霉菌性外耳道炎,大家也不需要引起恐慌,只要遵循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一般都能治愈。

如何预防外耳道疾病

No.1

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避免进水。

No.2

避免随意掏耳。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使其抵抗力下降引起炎症。若外耳道炎迁延不愈,炎症向内蔓延,引发中耳炎。

No.3

避免不规范的采耳以及经常性的采耳。

方主任特别强调,不要自行掏耳。少量耳屎对耳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耳朵具有自洁能力。对于自身排不出的耳垢,如果造成堵塞、影响听力,医院行耳道冲洗,千万不要在家自己掏耳。特别是在家给小朋友掏耳,大人小孩互用掏耳工具,不仅容易造成感染,还有可能造成耳道和鼓膜的损伤,而且频繁的掏耳朵容易造成鼓膜穿孔的风险,严重的会并发中耳炎,影响听力。

-END-

①儿童打鼾可能是腺样体肥大,要尽早治疗

②锦旗背后的医者温度!谢谢你,治好了困扰我多年的老毛病

③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医院持续推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

耳鼻咽喉科郑丹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朵里ldquo嗡嗡rdquo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