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基层医生必读中耳炎的治疗与预防
TUhjnbcbe - 2021/7/27 12:27:00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

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01、注意区分三类中耳炎

临床常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分泌性中耳炎(非化脓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

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较为常见。

其症状包括:

①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②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

③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

④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

⑤耳聋轻重不一,易被忽视。

分泌性中耳炎

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其症状主要有:

①听力下降

②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③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④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

02、各类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和初愈后,严禁挖耳,并忌吃刺激性食物。

抗生素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中耳炎

1.全身治疗

尽早抗生素使用控制感染,一般可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鼓膜穿孔可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采用降温及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使用1%酚甘油滴耳,同时给予抗生素滴鼻液滴鼻,用于减轻咽鼓管的水肿和炎症。

鼓膜穿孔后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脓液后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慢性化脓中耳炎

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可外用抗菌药滴耳液、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的混合滴耳液以及粉剂,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碘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待干耳3个月以上未复发,再根据情况做鼓室成形术,修补鼓膜,改善听力。

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1.抗生素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红霉素、头孢菌素类药。

2.糖皮质激素

局部应用,消炎消肿。

03、中耳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很多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会自行用棉签清理耳道内的脓液,这是不可取的,不正确的动作和力度都容易造成鼓膜的二次损伤。

中耳炎患者要严格保证耳部的卫生,特别是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不能参加游泳、潜水等活动,泳池内的水接触到病灶部位会加重感染。

04、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①有发热、咽痛、咳嗽、流涕等表现,需及时重视,注意加强保暖,注意休息。

②避免接触密集人群、注意佩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③咽痛较剧烈、高热、有*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④鼻涕较多的患者,不可用力擤鼻涕,特别是儿童,避免鼻涕携带病菌进入鼓室,造成中耳炎。

⑤反复鼻塞、睡眠张口呼吸的患儿需注意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避免感冒后突发中耳炎。

来源:新E荟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层医生必读中耳炎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