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7号,贵州安顺市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冲出路边护栏,坠入水库,死亡21人。让人欣慰的是,一名小学生在破窗之后自己游上岸,只受轻伤。
由此可以看出,会游泳,能救命。
每年暑假都是学生学习游泳的高峰期。
学游泳确实迫在眉睫,但是,当孩子们在学游泳过程中,家长们也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耳朵,防止出现游泳相关的耳朵疾病。
游泳可能导致的耳朵疾病主要有:外耳道炎和儿童中耳炎。
外耳道炎:
因为游泳而导致的外耳道炎又被叫做“游泳者耳”。是由于游泳时,细菌或者其他病原菌随着水流进入耳朵内,而耳朵里湿润又温暖的环境又十分适合细菌繁殖,从而引起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主要症状是耳朵发红、耳道瘙痒、耳屎增多、耳道流脓、外耳道疼痛,甚至发烧、头痛等。
儿童中耳炎:
由于儿童发育的问题,口腔和鼻腔中的细菌比成人更容易进入中耳。所以当孩子在游泳时,池水进入鼻子或者嘴巴里,如处理不当,细菌就可能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还会影响听力。
出现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朵痛或头痛、听力下降、耳朵有闷胀感、耳鸣。甚至出现发热、呕吐等全身症状。若炎症导致鼓膜穿孔,可能会出现流脓等。
由于孩子表达不是清楚,可能会说耳朵有东西、不舒服等,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当游泳后,出现耳朵不舒适,都需及时就医。
游泳后出现耳朵不适应该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能因为症状减轻就擅自停药。
因游泳导致的外耳道炎和中耳炎,一般经正规治疗后,不会影响听力。但是如果治疗不规范,普通的外耳道炎也可能严重到鼓膜穿孔,甚至颅内感染等;而中耳炎则更会严重影响儿童听力。
在此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使用任何偏方,例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因为这样可能会加剧感染。
那么,如何在游泳时保护耳朵呢?
l游泳时佩戴耳塞、鼻夹;
l游泳时如果耳朵进水,应在上岸后,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将耳朵拉向后上方,另一只手轻拍上方的耳朵,可使耳朵中的水流出来;
l如果鼻腔进水,可以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缓慢用另一侧鼻孔呼吸,让水流出,不要用力擤(xing)鼻,防止水流入鼻窦或者中耳;
l游泳后可以用吹风机冷风档轻柔的吹干耳朵;
▲本文转载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