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护耳
聆听美好
一个样子,
一个名字,
一个在左,
一个在右,
一辈子也没见过面。
猜猜这是什么?
对了,
这就是人体最重要的听力器官
——耳朵。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孩子看到世间的美好,那么耳朵就是思维的大门,让孩子得以聆听世间的智慧。我们的耳朵真是了不起呀!你们知道如何保护耳朵吗?快快叫醒你们的耳朵,和我一起走进神秘的耳朵世界吧。
认识耳朵
耳朵位于眼睛后面,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
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朵又叫位听器。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于是我们就能听见不同的声音。
绘本故事《耵聍的旅行》
也许很多小朋友不知道“耵聍”是什么?但是提到耳屎大家都不会陌生吧!
是的,耵聍就是耳屎的学名,很多宝宝都有掏耳屎的经历,那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耵聍的旅行》,好好看看耵聍是怎样保护小朋友的耳道的。
想知道小耵聍这段有趣的旅行会经历什么吗?想知道它在旅行中遇到了什么危险吗?那就跟随主人公进入耳道的神奇世界吧!
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我在小主人耳朵的小角落里出生了。
大家都开心地叫我小耳屎,可是我更喜欢她们叫我的大名——耵聍。
不要看我的身体很小很小,而且还软软的,油油的,我可是保护主人的大功臣。
我的主人——耳朵,能帮人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如果没有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啦!
每天睡觉前,都能听妈妈讲故事,真开心!
“嘀嘀”,声音能让我们意识到危险。
听音乐,是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
为了完成保护耳朵的使命,我们耵聍家族的成员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要离开家人,在耳道里进行一段长达六个月的旅行。
虽然旅行的时间很长很长,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孤单,因为旅行中我会结交很多好朋友,还会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不信?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耳道上住着很多细毛,它们是我在旅行中最早结识的朋友,也是我的最佳拍档。我每天都躺在它们搭的大床上休息,软软的、暖暖的,特别舒服!
每天清晨起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耳道。我的身体就像吸尘器一样,能把耳道里的灰尘通通吸干净,还能帮它消灭细菌。
然后,我就开始帮细毛毛洗澡、按摩,和它们玩儿躲猫猫的游戏,这可是旅行中最开心的事情。
不过,漫长的旅行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候我也会遭遇“外来生物”的突然袭击。
这时,我就会和细毛采取联合行动,挡住这些想进来搞破坏的家伙。
关键时刻,我还会挺身而出,让这些坏家伙尝尝我的“厉害”。
除此之外,在旅行中我还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事情,有的人喜欢用发卡和挖耳勺来掏耳朵,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很脏。
其实,这样做非常危险,会让耳道和鼓膜受伤,影响听力。
太大的声音也会干扰我的工作。虽然超强的声波经过我们和细毛的阻挡后,威力会变小,但是人们还是应该把声音调小一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耳朵。
耳朵进水对我们来说也是可怕的“灾难”。
如果不及时把水清理干净,我们的身体就会被水泡大,很有可能堵住耳道。所以,当耳朵进水时,要及时将水排出去。
当有一天,我的身体慢慢变薄、变轻,悄悄飘出耳朵的时候,那就表示,我在耳道里的旅行结束了。
同时,又有很多新生的小耵聍要在耳道里开始他们的旅行啦!
再见,我的小伙伴们!我的使命完成了,保护耳朵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啦!
护耳小知识
01
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
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02
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
03
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
04
避免接触噪声
过大的声音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05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很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会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06
耳朵不适,及时就医
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07
预防保健
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是保护听力的好方法。
护耳小儿歌
《保护小耳朵》
小耳朵,本领大,
各种声音听得清,
我们都要保护它。
听音乐戴耳机,
声音不要开太大。
游泳进水别害怕,
左边进水,左耳压压压,
右边进水,右耳压压压。
马路上有噪音,
捂住耳朵快快跑。
北风北风呼呼吹,
戴上耳罩不怕冻。
耳朵耳朵用处大,
我呀,一定保护你。
图文编辑:林伟欣
审稿:园长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