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游泳有风险,这4种泳池病要警惕下水之前
TUhjnbcbe - 2021/12/3 15:15:00

夏日最受大家喜欢的运动,非游泳莫属。游泳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百分比。但游泳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游泳池水是最主要的健康风险来源。游泳池水直接与人体接触,人体的代谢物(尤其是尿液和汗液)和涂抹的化妆品等都会进入池水中,为池水中微生物繁殖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由于池水中可能会存在引起腹泻、红眼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和病*,这就造成了在卫生条件差的游泳场馆游泳后,游泳者可能会出现腹泻、红眼病、中耳炎、病*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被称之为泳池病。

眼部疾病

有数据显示,每年6到9月,红眼病的感染率是冬天的两倍,发病者大多是经常游泳的人。此外,沙眼病原体也会通过游泳池水作为媒介而传播。

预防措施

首先要带好泳镜,保护眼睛;其次,游泳后眼部有不适时,不要自行用手揉眼睛,做好手部清洁消*后,可以针对性地滴眼药水,若症状未缓解,要及时就医检查;此外,如果感染了眼部疾病,要避免去公共场所游泳。

皮肤疾病

皮肤病也是泳池畔的高发传染病之一。皮肤病的致病菌一旦进入池水,健康的人接触到就会立马“中招”。一些皮肤浅层的真菌,比如脚气、股癣、灰指甲都会通过拖鞋、毛巾等媒介蔓延,给皮肤健康带来隐患。

预防措施

皮肤如果有创口要避免下水游泳;最好不要公用拖鞋、毛巾等私人物品。

肠道疾病

公共游泳池中难免会隐藏一些会引起腹泻的细菌,一旦游泳时呛水或吞水,细菌就会进入体内,导致腹泻。

预防措施

生病腹泻时,不要去游泳;进入水中之前淋浴,在淋浴中冲洗1分钟有助于清除身体上可能存在的细菌;游泳时,尽量不要吞水。

耳部感染隐患别忽略

耳朵里温暖又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繁殖,池水进入耳道后,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

外耳道炎症状主要包括:耳朵发红、瘙痒,耳屎增多、甚至有脓液流出,发烧、耳朵痛或者头痛。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朵痛或头痛、听力下降、耳朵有闷胀感、耳鸣等。

预防措施

游泳时戴好泳帽、耳塞、鼻夹等游泳防护用具;如果耳朵进水,上岸后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轻轻拉起耳朵,用另一只手轻拍耳朵上方或者单脚跳跃,让耳朵中的水流出来。

“四看”+“二闻”

“4个看”

看证件:选择一个公共泳池,首先要看是否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看环境:观察泳池周围环境、卫生设施、更衣室、更衣柜、卫生间应该清洁无异味。

看设施:正规的游泳池更衣后必须通过强制性淋浴和含有较高余氯的浸脚消*池后才能进入泳池,消*池池水每4小时换一次。泳池的公用拖鞋必须一客一消*。

看人数:正规泳池应保证“每人3平方米以上的水面”,一个平方米的水面不得超过人。

“2个闻”

闻水味:闻池水的味道,余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正常情况下应该可闻到淡淡的氯味。

闻空气:室内空气不憋闷、没有异味,通风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泳有风险,这4种泳池病要警惕下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