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家长必备知识急性中耳炎
TUhjnbcbe - 2021/12/3 17:01:00
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m.kejixun.com/article/210925/537017.shtml

半夜,安静的急診室,突然一爸爸抱着哭泣的孩子出现,"他半夜突然耳朵剧痛到哭醒,完全睡不着。"爸爸忧心的这么告诉检查的医生,如此的情景是儿科急診十分常見的画面。"會是中耳炎引起的嗎"爸爸問醫師。

急性中耳炎(acuteotitismedia)是引起儿童耳朵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这种痛通常都蛮剧烈的、而且通常躺着时会加剧。但其他如外耳道发炎、异物或耳屎堵塞、耳道的异位性皮肤炎或中耳积水也都可能引起耳朵疼痛。另一个常见见的疑惑是,耳膜红红的,就是中耳炎吗?其实小朋友只要高烧、哭闹、情绪激动,都会耳膜充血看起来红红的。所以,要如何才能正确诊断中耳炎呢?根据年美国儿科医学会出版的儿童中耳炎指引,诊断中耳炎的黃金标准是「耳膜鼓胀」,若是中度到严重程度的耳膜鼓胀或新发生的耳漏(排除外耳炎后)可直接诊断為急性中耳炎;轻微程度的耳膜鼓胀加上有耳朵痛或耳膜很紅也可诊断急性中耳炎。并且强调,若没有中耳积液液,是不应诊断为中耳炎的。所以看完上述,我们应该知道若只有耳朵痛或耳膜红红的,不等于就是得到中耳炎!

说到底,诊断中耳炎必须由医师使用耳镜來判断,那家长在家里应该注意哪些症狀,当孩子有哪些症状我们应该怀疑他是否有中耳发炎呢?一般来说,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痛、耳漏、发烧,还不会说话的幼儿会以哭闹不安、睡不好、吃不好、抓耳朵來表现。

时常被父母问到,游泳导致耳朵进水是不是造成中耳炎的原因?其实,我们耳朵的构造分为外耳、中耳及內耳。外耳和中耳之间就是耳膜(又称鼓膜),鼓膜之外就是外耳,由耳壳和外耳道组成;而鼓膜之內就是中耳,由三块听小骨组成成的一个空间。再往內一点则是內耳,包含了前庭、耳蝸以及半规管,负责掌管我们的听觉以及平衡感。在鼓膜正常状况下,不会有空气穿过外耳和中耳,泳池的水顶多也只会进入外耳道,而不会影响到中耳的空间。

中耳炎引起的原因,除了中耳腔,另外要介绍的重要构造就是耳咽管。耳咽管是一个连接中耳腔和鼻咽的一条细细的管子,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条隧道。耳咽管主要有三个功能:1.平衡鼓膜內、外侧的耳压2.使鼻咽的分泌物不会逆流进中耳腔3.排出中耳腔的积液孩子的耳咽管尚未发育育完成,与成人的相比,儿童的耳咽管较短、松垮、且走向较水平。所以,一旦孩子感冒或是长期过敏,带有细菌或病*的鼻咽分泌物会比成人容易经由耳咽管进入中耳空间,导致中耳腔的发炎。因此有時候我们会称中耳炎是一个小孩子的病,因为成人比较少感冒、耳咽管也较垂直、长、有弹性,因此中耳炎在大小孩和成人是相对少見的。中耳炎常发生在一般感冒之后,原因是造成感冒的病*同时也让耳咽管发炎炎、功能受损,使得中耳腔呈负压,会让鼻咽一些带有病*、细菌的分泌物流进中耳,造成发炎。细菌和病*都可以是中耳炎的致病菌,科学家用中耳积液培养发现约三分之一是细菌造成的、而不到5%则是单独由病*引起的。最常造成中耳炎的前三名的细菌菌是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非b型嗜血桿菌(nontypeableHaemophilusinfluenza)和卡他莫拉菌(Moraxellacatarrhalis)。自从肺炎链球菌疫苗问世及普遍施打之后,肺炎链球菌有減少的趋势。

抗生素是治疗中耳炎的其中一环,但并不是全部。中耳炎的治疗还包括了很重要的止痛和后续追踪,追踪的重点是观察发烧、耳痛和耳膜的变化是否改善。痛通常是最不舒服的症狀,幸运的是,使用常见的退烧止痛药(acetaminophen或ibuprofen),大多可以缓解。若您的孩子是两岁以下,那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机会比较大,若是两岁以上,则可经过和医生讨论后决定是否使用。根据耳痛的程度、时间(是否超过兩天)、超过39度的高烧或居住偏远地区就医困难者,若属于这些状况,医生通常也会使用抗生素來治疗。家长需注意孩子在使用抗生素后二到三天原本的症状是否有改善,例如高烧是否减退、耳痛是否改善,通常医生也会在这时间点约回诊追踪。一个完整的中耳炎疗程是5到10天,同样也是根据不同状况决定使用时间的长短。

若中耳炎时常复发,会考虑在孩子的耳膜上放置一中耳通气管,目前的建议是若半年內有三次急性中耳炎,或一年內有四次急性中耳炎且最近一次发生在近六個月以內,则建议放置中耳通气管。中耳通气管需要由耳鼻喉科医生置放,在鼓膜上切开一个小洞、放一根通气管即可。反复性的急性中耳炎只是放置中耳通气管的其中一个适应症,其他与中耳积水相关的适应症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

除了放置通气管,现下市面上有一种新的物理疗法——中耳负压治疗仪,平衡中耳内外压力,疏通咽鼓管排出积液,让患者避免手术创伤。是安全有效的物理解决方法。

由于中耳炎是儿童感染症中少数需要使用到抗生素治疗的状况,虽然少见但有时也会演变成严重的并发症,像是耳膜破裂、急性乳突炎或颜面神经麻痹、迷走神经炎,因此疫苗的问世对孩童来说真是一大福音。孩童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皆可以预防得到中耳炎。肺炎链球菌疫苗施打后,可减少30%因肺炎链球菌造成的中耳炎、减少少40%的中耳炎就诊(这些是早期以7价肺炎链球菌疫苗为主的数据)。研究也发现,自从肺炎链球菌疫苗开始施打之后,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逐渐较少,显示疫苗确实能给孩子足够的保护力。流感疫苗目前已建议在六个月以上的孩童施打,过去统计约有三分之二得到流感的孩童会并发中耳炎,而施打流感疫苗可以减少30%到55%中耳炎的发生。目前研究已证实有许多方式可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简单又有效的方式包含前述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另外还有纯母乳哺育至少六个月、避免接触香烟和二手烟都能降低中耳炎的发生。此外,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感冒的机会、良好控制孩子鼻子过敏的症狀、婴幼儿用奶瓶喂奶要维持45度的角度、不要平躺、六个月大后减少或不要使用奶嘴,也都是能有效预防的方式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必备知识急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