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仅一周,4岁宝宝从耳疼到面瘫,听力永久受
TUhjnbcbe - 2022/6/28 15:24:00
北京看痤疮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4岁的天天(化名)面瘫了。

起因是天天因为耳朵疼被诊断为中耳炎,但是打了一周消炎针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出现了眼睛无法闭合,嘴巴歪斜的症状。

经过医生面诊,考虑是面神经麻痹(面瘫),原因竟由中耳炎引起。

虽然像天天这样面瘫的情况不多见,但中耳炎在孩子中却很常见。

01

中耳炎可致永久性听力下降

发病率高达83%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62%的1岁内儿童和83%的3岁内儿童,至少都曾经历过一次中耳炎。

而且在我们国家,小儿中耳炎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6岁前孩子咽鼓管还没有发育完全,与成人的相比,孩子的咽鼓管较短、宽,且走向水平。

一旦孩子感冒或者长期过敏,带有细菌或病*的鼻咽分泌物会比成人更容易经由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腔的发炎。

中耳炎是引发宝宝听力减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治疗,急性中耳炎可以很快康复,家长也不需要过度担心。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可能会引起一些其他并发症:

反复耳流脓、眩晕、头疼;鼓膜穿孔;引起鼓膜炎及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害大脑。

因此孩子得中耳炎后,家长要及时识别,并带孩子就诊。

一般来说,当婴幼儿出现感冒时或感冒后无故摇头、拍耳、哭闹等情况就需要注意了。孩子会表达后,但凡孩子说耳痛、耳闷堵感或不舒服就该及时就诊了。

02

如何预防中耳炎?

01

坚持母乳喂养

研究表明,孩子2岁以前母乳喂养对急性中耳炎有预防作用。这可能和母乳中的免疫性或非免疫性保护因子、母乳喂养时保持的姿势和面部肌肉运动等有关。

由此,我们提倡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如果是奶瓶喂养,要注意喂养姿势,尽量避免躺喂。

02

减少安抚奶嘴的使用

安抚奶嘴可能与急性中耳炎风险增加有关。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PP)的建议,如果孩子反复发生急性中耳炎,建议停用安抚奶嘴。

其他情况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调整,做好安抚奶嘴的清洁工作。

03

避免接触二手烟和空气污染

二手烟暴露可能增加孩子患急性中耳炎的风险,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鉴于二手烟本身危害性极大,风险范围牵连甚广(也会增加患细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风险),请家长戒烟,带宝宝出门时远离有二手烟污染的场所。

04

家里家外都要注意个人卫生

大约70%的中耳炎都发生在感冒之后,而教会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可以大幅减少孩子感冒的概率,进而减少患中耳炎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幼儿园或托儿所),都要自觉注意手卫生,更好地保护自己。

05

按时接种疫苗

据相关实验数据统计,从急性中耳炎患儿中耳积液中分离出的细菌菌株有15%-25%是肺炎链球菌、50%-60%是流感嗜血杆菌,最常分离出的病*是呼吸道合胞病*、鼻病*、流感病*等。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疫苗,能有效降低孩子患中耳炎的风险。

如果在采取了以上这些预防措施之后,仍然无法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甚至发展为复发性急性中耳炎(6个月内≥3次或12个月内≥4次独立的发作),要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考虑进行相关的预防性治疗工作。

03

孩子还是得了中耳炎

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孩子主要进行对症治疗,改善鼻腔通气、清除鼻腔分泌物、降温止痛。

01

止痛药

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仅能退热,也是止痛药,炎症状态下耳朵疼痛时遵医嘱使用。

02

抗生素

对于中耳的炎症,则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等决定是否需要抗生素。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不需要抗生素,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加重时及时看医生。

2岁以下的化脓性中耳炎:孩子常规需要抗生素,以避免发生其他并发症;2岁以上症状较重的孩子也需要抗生素治疗。

如果疼痛症状轻,发热不显著,可以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密切观察。

03

滴耳液

如果发生了鼓膜穿孔,外耳道内会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此时需要给予耳道清理及滴耳液治疗。

治疗后根据症状变化需要再次看医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以在中耳炎发作后2周复查,以明确是否完全恢复。

少数孩子恢复慢,可能会延迟到3个月。极少数积液不能完全消除的孩子需要排除其他问题。

▍来源:医院、欧茜医生、宝宝呵护等;图片:摄图网等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仅一周,4岁宝宝从耳疼到面瘫,听力永久受